自治区文化厅住夏库尔村工作组开展“母亲素质行动” 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28.12.2015  21:20

       12月25日上午,室外天气寒冷,而阿瓦提县夏库尔村缝纫裁剪培训班的现场气氛却十分热烈。12名有就业意愿和对缝纫裁剪有学习愿望的村民正在接受培训,村妇女主任阿曼古丽正在讲台上授课。阿曼古丽是一名熟练的缝纫女工,2011年,她曾在阿克苏地区高级技工学校接受过专业培训,并且从事过三年的缝纫工作。阿曼古丽说:“自己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将自己的缝纫技能传授给村里更多的姐妹,共同致富”。

  “访惠聚”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文化厅住夏库尔村工作组从“村里需要什么,妇女能做些什么”出发,根据农村“夏季劳作,冬季赋闲”的生活规律,确定了以“闲置劳力再利用”作为村民致富突破口的工作思路。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工作组决定,在夏库尔村免费开办缝纫技能培训班,鼓励更多妇女走出家门,学习缝纫剪裁技术,掌握一技之长,努力帮助她们改善生活状况,成立夏库尔村“缝衣坊”,为村里妇女再就业创造条件。

自治区文化厅住村工作组副组长地力夏提·帕尔哈提介绍,目前,阿克苏地区农村就业市场现状不容乐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发展不平衡,对接难度大;季节性的“用工荒”问题依然存在;村民劳动技能欠缺;当地村委会对地域性产业、民族特色产业,如服装服饰等扶持力度远远不够。因此,本次培训班在今年招收12名学员的基础上,将继续扩大规模,努力将农村季节性闲置劳动力、富裕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提高当地就业率,为劳动力需求输送新鲜血液,促进当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据了解,本期培训班设置了政策宣传、缝纫裁剪工具概况、缝纫裁剪基本技能等课程,持续15天,将于1月10日结业。文化厅住夏库尔村工作组表示,此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让对缝纫零了解、零基础的妇女,快速掌握缝纫剪裁的基本知识和实操技能,努力满足周边村镇企业、民间作坊的用工需求,同时,鼓励妇女自我创业,以提高劳动技能带动村民收入增长,以生产生活状态的转变,带动夏库尔村经济向前迈进。

    两年来,自治区文化厅住夏库尔村工作组始终坚持推进“母亲素质行动”,在村级阵地为农村妇女开展三大技能培训,逐渐帮助她们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将“母亲好、孩子就好,孩子好、民族就好,民族好、祖国就好”的理念深植于村民内心,成效显著。(自治区文化厅住夏库尔村工作组 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