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复苏之路漫漫 热盼中国企业投资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郑青亭)3月13日到15日,埃及政府在西奈半岛南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办埃及经济发展大会,发布了包括改善财政、推动经济增长、吸引外国投资等在内的“四年发展和投资规划”。3月23日,埃及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处全权商务公使艾伊曼·阿里·奥斯曼在北京向中国媒体表示,在清晰的政治路线图指导下,埃及已经恢复社会稳定,将通过吸引外资实现经济复苏。
埃及政局逐步稳定 增长成首要课题
2014年6月,军方背景的塞西通过大选正式成为埃及总统,上台后马上提出了一套政治路线图,为结束埃及三年来的政治动荡带来了曙光。中国前驻埃及大使、中东问题专家吴思科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去年,我在塞西上任后去过埃及两次。我的感觉是,塞西当选总统是符合民众求稳的愿望的,当地的社会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对于埃及的局势发展,吴思科指出,经过多年的动荡,埃及民众已经意识到,稳定才能带来正常的生活,才能进行经济发展。在埃及,军方历来更有能力恢复社会秩序,执政基础更为牢固。“当下,尽管穆兄会还不甘心,不断在西奈半岛等地区搞一些暴力恐怖活动,但要想颠覆现政权已经是不可能了,埃及逐步走向稳定和治理的大趋势是不会变了。”
除了制定政治路线图,塞西还制定了一套经济发展的路线图。一方面,他提出要大幅削减能源补贴,减少财政赤字,另一方面,他计划修建新的行政首都、扩建苏伊士运河、推动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发展,希望大型工程能够在两年内提振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2011年以来,受政局动荡的影响,埃及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左右,但随着形势的好转,2015年的增长率有望达到3.8%。埃及官方不久前宣布,今年埃及财政赤字将减少到GDP的10.5%,而上一财年是12.5%—12.6%,未来三年还将降低到9%。去年12月15日,惠誉评级机构将埃及的主权信誉评级由“B-”上调至“B”,持“稳定”展望。
在这一背景下,此次埃及经济发展大会成功邀请到了来自90多个国家的2500名政商界人士,推介了大量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制造业、信息及通信产业、交通、房地产、电力和新能源产业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希望向外界传递埃及经济发展已步入正轨的积极信号。
塞西在大会上宣布,计划未来四年为埃及吸引到60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和贷款。仅统计大会期间签署的、将立即实施的合同,本次大会就实现了总额达362亿美元的直接投资。而2002年至2014年期间,埃及年均外商直接投资仅为90亿美元左右。
除此之外,各国投资者还与埃方达成了总额为186亿美元的项目融资协议,多个国际组织和基金会也与埃及国际合作部达成了总额近52亿美元的贷款协议。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和阿曼等4国在本次会议上重申将会履行给予埃及125亿美元经济援助的承诺。本次大会上还签署了总额超过920亿美元的大量投资框架协议或谅解备忘录。
埃及迫切需要中国的资本和技术
要实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中国无疑是埃及需要积极争取的合作伙伴。本届经济大会原定于2月举行,但因恰逢中国春节而改到3月,以确保中国投资者能够前往参加。据奥斯曼透露,有50到60家中国的大型企业参加了此次峰会,此外还有许多中小企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大会上指出,埃及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中方愿与埃方加强政策和项目对接,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中国支持埃及的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努力,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埃及提供发展援助,改善埃及的营商环境。
埃及对中国投资的渴望是颇为迫切的。埃及驻华大使马吉德·阿米尔表示,在投资埃及的外国排行榜上,中国目前排在第15位,落后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为了增加来自中国的投资,埃及内阁于去年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总理领导、以内阁多名部长为成员的“中国事务小组”,以研究同中国开展政治、经济等多领域的合作,跟踪双边合作协议实施的进展,解决合作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去年12月,塞西在上任六个月后实现了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中国成为了他在阿拉伯世界外第一个访问的亚洲国家。两国元首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于这一决定,吴思科表示,中国推进中埃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传统友谊——埃及是与中国建交的首个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带动了中阿和中非关系发展,而且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构思实施,盘活与沿线国家的具体合作项目。
“埃及在多年的动乱之后百废待兴,在能源、交通、工业、服务业等很多领域都有庞大的需求,而中国的企业在这些方面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且可以享受到‘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支持。目前正是两国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契机。”吴思科说道。
吴思科表示,除了传统的合作领域,习近平主席去年在中阿合作论坛上提出要与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1+2+3”合作格局,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中埃也正在增加有关高科技合作的讨论。
据埃及投资总局统计,截至2014年6月,在埃及参与投资的中国公司及项目总数达到了1192个,投资领域集中在工业、建筑业、金融业、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服务业。中石油、国家电网、埃及泰达公司、埃及发展服务公司、中埃钻井公司、华晨汽车公司、中国港湾、巨石集团等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鼓励中国企业参加的大型项目:
——修建新的行政首都
埃及政府在大会上宣布,为将用五至七年时间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带兴建一座新的行政首都,以缓解现首都开罗的人口和交通拥挤的压力。这一项目的第一阶段将花费450亿美元,其中政府占股24%。建成之后,它的占地面积可达700平方公里,将容纳500万人口,承载35万住宅和1万酒店房间。
埃及住房、公共工程与城市化部长穆斯塔法·卡迈勒·马德布利在埃及经济发展大会上介绍说,新行政首都将拥有大片绿地、一座国际机场、一座“比迪士尼乐园大四倍”的主题公园、9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农场,以及一条往返开罗的电气化铁路专线。这座新城建成后,埃及议会、总统府、政府部门以及外国大使馆都将搬到那里。
——解决能源短缺难题
埃及当下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政府已承诺在两三年内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和中国展开合作,因为你们有埃及需要的资金和技术,”埃及驻华使馆经商处参赞对人民网记者说道。
目前,埃及有90%的发电量都是来自于传统能源,政府计划到2020年将传统能源的发电比例缩减到60%,将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比例从当前的1%提高到20%,并逐步开展核电项目。根据大会上签署的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埃及未来五年将在能源领域投入445亿美元。
在去年塞西访华期间,埃及电力控股公司与中国私人企业签署了7份有关燃煤电厂运营协议,埃及政府与中国企业签订了改造国家电网、发展输电网和创建智能电网3份协议和1份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谅解备忘录,所有这些协议有望大幅优化能源效率。今年,中国企业还可能与埃及签署核能合作协议。
——铁路、公路、港口
埃及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而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企业的强项之一。
埃及政府去年宣布,计划在一年之内开凿完成一条35公里的苏伊士运河新航道,使得运河可以双向通行,将收益从当前的50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135亿美元。作为苏伊士运河的超级大客户,中国必将受益于新航道通航能力的提高。但奥斯曼向人民网强调,这个项目的投资总额为40亿美元,将全程使用埃及国内的资金,不允许任何外国资本的介入。
对于埃及政府的这一决定,吴思科表示,“开凿运河新航道是埃及国家发展大战略,也是一个大手笔,有利于提振民心;此外,新运河的经济效益肯定很好,因此政府要优先满足国民的投资需求。但新航道还涉及很多配套项目,比如港口扩建、相关的走廊、隧道、轻轨等,在这些方面中国还是有投资的可能。”
除此之外,埃及还将投资47.6亿美元建设全长3400公里的国家公路网,投资200亿美元建造多条铁路线路等。塞西曾在竞选中承诺上任后优先发展铁路线路,但埃及经济多年来停滞不前,交通部所能获得的预算还不及所需的十分之一。中国公司的参与将为埃及政府“雪中送炭”。
——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于埃及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紧邻苏伊士运河第三大海港——因苏哈纳港,是中非基金投资的第一个海外经贸合作区项目。整个合作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第一期1.34平方公里,第二期6平方公里扩建区仍在建设当中。截止2013年底,合作区已累计投资近9000亿美元,入驻企业58家,吸引合作投资额近6.1亿美元,解决当地就业2000多个。
埃及政府去年宣布,将启动“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把绵延190公里的运河沿岸建设成为全球性经济区域,而苏伊士运河经贸合作区正处于该区域起始端,埃及的优势资源将优先配备于此。
目前,大部分在埃及投资的中国企业都集中在这个合作区,已形成聚集效益,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节省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