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个日夜的坚守——记上海援疆技防工程师张钧
2013年7月,带着总公司各级领导的信任与重托,张钧参加了总公司组建的援疆特保队,来到了新疆喀什。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负责的主要工作是上海援疆指挥部及各分指挥部驻地的技防设施安装维保工作。时至今日,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张钧同志在援疆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出色地完成了各级领导交给的任务。3年多来,驻地技防设施的维保工作没有出现一次失误,有力地保障了援疆安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张钧同志的工作让领导们放心、让援疆干部们安心,他为总公司援疆工作树立了榜样,也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扎牢技防安全防护网
技防设施是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辅助设施,随着现代安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技防的地位就显得更加突出,上海援疆各指挥部驻地也不例外,而且应该是有过之而不及。来喀什后,张钧同志就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上来,由于当时喀什地区反恐形势比较严峻,指挥部要求7个驻地用一个月时间将技防设施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这个工期可以说非常紧张,工程量也很大。张钧同志每天既要跟着施工队伍加班加点,还要跑其它现场,根据各驻地特点,为技防图纸的设计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每一台监控位置、报警设施的定位及数量、电线线路的走向等等,他都牢记在心,为确保之后的技术维保打好基础。
那些日子里,张钧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连续奋战20多天,最终提前九天完成安装工作。连续超负荷的工作让张钧同志整整瘦了10斤,人也晒黑了,但顾不上休息,他就开始了紧张的技术调试工作,这也是技防设施投入使用前必须履行的程序。由于技术调试要求高,只有几名技术人员才能操作,张钧同志带领大家又连续七天把各个驻点技防系统调试完毕,把几处设计不到位的地方做了重新调整,直到全部技防设施达到最佳状态。由于施工提前完成,所有技防也达到前指领导的预期,援疆干部们都对总公司技防工程师的工作效率非常钦佩,也对技防设施的功能给与肯定,一张牢固的防护网从此为上海援疆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技防维保任重道远
按照合同,技防维保期间只能留两名技术人员,张钧和公司另一名技术骨干留了下来,开始了为期3年的质量维保工作。由于各分指离得比较远,全部走一圈下来要1000多公里,所以当务之急是培训驻地特保队员对技防设施的基本操作和使用,尽快让他们学会和掌握简单的技防技能,从而开始正常运转。为此,张钧同志每到一处,就召集所有特保队员进行现场教学演示,直到教会为止,也是在那个时候,大家才知道特保队里有一位技防工程师,大家开始尊称他为“张工”。
张钧的技防维保任务可谓既难又险,难的是维保任务重、责任大。喀什地区是一个沙尘暴和地震高发区,而这些不利因素经常造成技防设施的各类故障,有时会同时造成几处设施一起损坏,这时两个人分开都忙不过来,只能加班加点(规定24小时之内必须恢复),那个时候加班到深夜也成了家常便饭,就因为这个原因,一些驾驶员都不愿意跟张钧外出工作,两个字——太累。
如果说累一点对张钧来说不算什么,那么喀什的反恐形势却不得不让人为他担心。2014年连续发生“7.28”和“7.30”重大暴恐事件,喀什的反恐形势空前严峻,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下发通知,要求所有上海援疆干部无特殊工作严禁外出。恰在此时,莎车分指报告说大门口监控探头出现故障,关键时刻、关键位置技防设施不能有任何问题,张钧同志找到前指分管领导,要求尽快赴莎车进行维修。领导问能不能缓几天,等形势好些再过去,张钧同志说:“我个人安危不重要,关键是整个莎车分指驻地不能存在安全隐患。”就这样,他一手拿着工具包一手拎着防身器械连夜上路了。等到了莎车时已是下半夜,张钧顾不上休息就抓紧时间抢修,经检查发现,该监控系统线路内芯好多已氧化成粉末状,而且线路都是预埋的暗线,修复难度非常高。张钧让人帮忙打好手电,然后自己钻管道井、爬屋顶测量每一根线,找出还能利用的线进行线路改造,对完全报废的线路重新铺设,最终成功把故障排除,而此时天也亮了。
还有一次张钧下县排故障,经过高速收费口时发现现场警察非常警惕,对车辆和人员检查都很严格。原来就在一小时前,这里刚刚发生一起暴恐袭击案,四名恐怖分子携带炸药准备冲击收费口,然后引爆炸药搞一次自杀式袭击,幸好被防爆警察及时发现并进行快速处置,大家听了还是心有余悸,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暴恐活动。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张钧和他的队友一次次完成维保任务,据统计,3年来他行程2万公里以上,成功排除故障98起,这一路走来真的“任重道远”。
和谐团队 树立榜样
张钧同志在援疆特保队中虽然是一名专业技术工程师,但他从没有把自己看得比别人特殊。他性格温和,平时总是乐呵呵的,遇到事情从不和人发生争执,不计个人得失,让人一看就是属于那种天生的乐天派,所以他在整个队伍中人缘很好。
特保队员喜欢和张钧聊天,发生矛盾时经常让他来做“和事佬”,3年来,张钧同志调节各类矛盾不计其数,为特保队伍的思想稳定工作做出了特有贡献。为了减轻特保队员的执勤压力,张钧同志还主动担负起值班任务,跟特保队员一起参加执勤工作,这一干就是3年,从没有间断。期间,队员有请假的、生病的,他还主动顶班,记得2014年12月,前指突然有几名特保队员生病住院了,本来值班就紧张的人手只剩下包括张钧在内的两人,他没有犹豫和抱怨,连续36小时在岗值班,成功保证了前指驻地安全。
张钧同志在值班时,表现完全跟他平时的性格相反,特别“较真”,有来访者他必须打电话确认,同样的来访者第二次来还是如此。很多人发现只要张钧在,不管你来多少次、认识与否,程序都是一样的,时间长了有些来访者就不高兴了,说他是教条主义,然后就到领导那里去告状。不过事后,前指领导竟然特意表扬了张钧,说他严守规定做得好,为此援疆特保队还专门号召大家学习张钧同志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
生活中,张钧同志用他的乐观温暖了大家,使这个团队变得更加和谐,工作中他更注意掌握原则,成为大家的榜样。
来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从上海来到遥远的喀什工作,相距万里之遥,一来就是一年(此前中间没有探亲假),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思想就不会稳定,更何况像张钧同志这样已经援疆3年多了,拿他女儿的话说:“跟爸爸变得陌生了好多。”不过他还是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张钧家住在上海川沙一个村庄里,父亲母亲都已经70多岁了,女儿当时还在上高中,张钧同志来新疆后,家里的重担基本落在了爱人金建芳身上。金建芳是一名普通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平时上班时间卡得比较紧,休息日还要陪着女儿上补习课,真正休息的时间很少。不过金建芳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从不向张钧诉苦,就像她自己说的:“一般的事情,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没法解决的也想办法解决,跟张钧说也没用,他不可能因为一些琐事就从新疆赶回来,所以不如不说。既然让他出去了就安心工作,我们不会给他拖后腿的。”
每次单位领导到张钧家慰问时,当被问到家里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单位解决时,金建芳总是说没有。话虽如此,但时间长了谁家还不遇到些事情,2014年6月份,有一个礼拜的时间,每次张钧打电话给妻子询问家里情况,妻子总是说这两天有些累回头再聊,然后早早挂掉电话。张钧感觉有些纳闷,经过再三追问,原来他的女儿那几天突发胆结石住院了,爱人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到医院照顾女儿,当然非常累。为什么不告诉张钧?就是怕他担心,怕他着急影响工作。直到女儿病情稳定出院了,金建芳才把这件事告诉张钧,他了解到这些后心里非常愧疚,这几年妻子为家里付出太多了,他自己对女儿的关心也不够,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来自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让张钧同志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他憋着一股劲要干出点成绩来,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为他付出的人。
乐于奉献 甘做义工
在前指,张钧同志可是个“人物”,因为他来的时间比绝大部分第八批援疆干部都早,大家开玩笑地称呼他为“老骨灰”。当然张钧同志的名气不光是因为这个,最主要的是前指大部分干部都“有求于他”,开视频会的时候,要让他去负责视频系统的调试;开现场会的时候,需要他打字幕、搞投影;代表团来前指参观,需要他播放纪录片;周末时,张钧还会担任电影播放员等等……不要以为这些都是他的分内事,他只是义务为大家服务而已。公司领队有几次问他,担负这么多的工作能忙得过来吗?张钧总是回答说:“现在前指人手比较紧张,干部们有时不得已让我们帮帮忙,也是对我们的信任,我觉得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算什么。”
生活上,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工作上,埋头苦干,严守原则……张钧同志的先进事迹,值得大家学习。(文章、图片来源:上海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