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波中感受“马兰精神”
广播剧《马兰谣》的主人公林俊德院士去世前3天,带病争分夺秒整理资料。(资料图片)
2014年,是中国核武器爆炸成功50周年。
50年前,那震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回荡在新疆马兰的上空。今天,一部《马兰谣》将历史置于声波中重现。
《马兰谣》这部三集广播剧,以新疆马兰基地为背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和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林俊德的事迹为原型,真实讲述了他朴素人生和生命最后八天的故事,同时也展示了为国防事业无私奉献、隐姓埋名、鲜为人知的一个可歌可敬的群体形象。该广播剧在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中获奖。
声波中的“马兰精神”
马兰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是一种为了大我,舍弃小我的奉献精神,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
林俊德1938年出生于闽南一个偏僻山村,曾因贫困而失学。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帮助下,他得以继续读书,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感恩祖国,1960年大学毕业,此后几十年以自己的工作,报答党和国家的培育之恩。
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得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就这样他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2小时后,享年74岁的林俊德院士走了。
真实演绎传递感动
《马兰谣》创作组成员单位导演、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王进东在制作过程中,阅读了大量林俊德的先进材料,并深入马兰基地进行采访。
“林俊德是我们这一代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群像之一,在‘中国梦’成为一个时尚热词的今天,需要重温过去的逐梦和圆梦故事。这部剧也是宣传新疆正能量的作品。”王进东说。
该剧创作组成员单位助理导演、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广播剧编剧廖培林说,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始终充满着感动与敬仰,当了解到林俊德临终前,用尽最后的气力完成了最后一项工作后,对家人说“把我埋在马兰”的时候,全体人员都热泪盈眶、感动不已。主创人员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广播文艺形式将林俊德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好,传播出去,为后人所敬仰、铭记,并追随。
放大影响延伸效应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战略部署;自治区党委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提出由文化资源大区向发展大区转变。
广播剧《马兰谣》就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亲自点题并给予支持,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具体实施的生动的文艺创作实践作品。
王进东发现,《马兰谣》播出后,持续攀高的收听率和听众的反响说明“有效”才是检验宣传工作的标准。该广播剧播出了100余次,听众累计达300余万人次,并且不限制网站转载。廖培林透露,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今年制作了520集单本剧、连续剧,192部微广播剧,用广播文艺的形式放大和传递新疆精神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