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国际要闻 人类朝可控核聚变技术又迈近一步
人类朝可控核聚变又迈近一步
一家名为三阿尔法能源的美国私人投资公司建立了一个装置,利用场反向位形结构磁性约束将球型过热气体在1000万摄氏度的温度下,稳定地保持了5毫秒。这超过了以往采用同样技术的其他的尝试,第一次证明了人们能将这种过热气体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这一温度已高到足以维持核聚变反应的程度,代表了热核聚变技术一个可能的突破点,让人们距离这种丰富、廉价的清洁能源又近了一步。
外媒精选
生物黑客“染指”基因编辑技术
据英国《自然》在线报道,业余生物爱好者们现已做好准备,尝试重写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尽管完全缺乏正式科学训练,但他们仍要利用CRISPR做试管内实验,并计划将该技术应用于酵母以及植物拟南芥。生物黑客们甚至期望能在实验室内培育出人体组织或其他器官。
本周争鸣
霍金新见解颠覆黑洞传统理论
掉进黑洞,你也能逃出去。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新近的一番话再次颠覆了人们对黑洞的认识。霍金认为,黑洞并不像人们此前认为的那样,是不可逃脱的“永恒监狱”。当信息被吸入黑洞之后,并非被存储在黑洞内部,而可能位于黑洞边缘,甚至黑洞视界(黑洞最外层的边界)附近。一些信息会以黑洞辐射的形式逃逸出来,另一些仍然会停留其中。
本周擂台
3D打印一次搞定10种材料
传统的多材料3D打印机一次最多只能打印3种材料,每台成本高达25万美元,还需要人工操作。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找到了一种能造出更便宜、操作更方便的打印机的方法。这种新型打印机称为“多种制造”系统,能一次打印10种不同材料,打印分辨率达40微米级,不到人头发丝的一半。
3D打印精美玻璃
传统的玻璃制造工艺包括塑模、成型、吹制、电镀或烧结等工序,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研究一种加法制造精细玻璃的新工艺:通过3D打印技术造出精美绝伦而且可能用途更广的玻璃,新工艺被称为“G3DP”。
3D打印可游泳的“鱼”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利用新的3D打印技术,开发出能够在液体中游泳并具有多种用途的微型机器人。这种被称为“微型鱼”的机器人,可通过过氧化氢的化学反应以及磁力来驱动控制,能实现排毒、遥感和定向给药等多种功能。
一周之“首”
天然蛋白首次组成聚合物网络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创建了类似神经结构的聚合物纳米管连接,具有自愈能力,并且其带有许多突出的细丝可收集或发送电脉冲,用这些柔软的人造结构可与人体的神经结构进行无痛连接。
前沿探索
全新化学反应率先破坏最强化学键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发现一种全新化学反应完全颠覆了传统反应中先破坏最弱化学键的模式,而先朝最强的化学键“开刀”,并可以在化学合成中形成全新的中间体。这一颠覆传统的化学反应模式证明,化学家们完全可以开创性地获得常规方法无法企及的一些化合物。
海洋物种大灭绝原因有新解
比利时科学家日前对畸形浮游生物研究的结果,可能意味着物种大灭绝有其他驱动因素。虽然过去最古老的重大物种灭绝曾与冰川事件联系在一起,但最新的地球科学证据显示,造成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更有可能是海洋中大规模出现的缺氧现象和有害金属。
抗肿瘤,不妨模拟病毒
加拿大研究人员以结肠癌干细胞为靶标,发现了一种可模拟病毒并触发抗癌免疫反应的机制。此项研究成果为理解抗肿瘤机制的重大转变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确定了对抗结肠癌干细胞的成药目标。
一周技术刷新
用纯光制造量子逻辑门
加拿大物理学家在利用纯光打造量子计算机基础元件——逻辑门的研究工作中取得进展,成功通过单光子对其他光束施加影响,这一过程未来将用作全光量子逻辑门,实现输入、信息处理和输出,而观察到其相互作用也使光学研究领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型柔性电路室温下可自愈
经得起弯曲,耐得住折叠,被彻底剪断后也能自行修复,且功能完好如初。美国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一种在室温下即可实现自愈的柔性电路,即便被完全切断也能恢复原来的导电性。新成果有望在柔性电子产品、机器人、人工皮肤、仿生假体等领域获得应用。
量子点新技术或带来LED照明新时代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展示了一种新的量子点制造技术,不仅能保证所造量子点的大小和形状始终如一,还能进行更精确的颜色控制,材料无毒,制作成本低,环保性能好,其可能意味着LED照明新时代的来临。
奇观轶闻
大脑中可能进行着量子处理
美国科学家提出了“神经量子比特”概念——大脑中可能在利用核自旋进行着量子处理。量子处理的核心是量子纠缠,酶催化反应会破坏焦磷酸盐离子,产生两个磷酸盐离子,形成量子纠缠对,可作为量子比特。这种磷酸盐对和细胞外的钙离子结合形成波斯纳分子后,仍会保留核自旋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