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沙吾尔:带领更多群众团结致富

01.11.2016  12:31

新疆日报讯 10月18日,68岁的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来到邻村孔雀村村民蔡中华家,看看他家今年的收成如何,聊聊明年的打算。

近几个月来,沙吾尔时不时去邻近的几个村转转,了解对口帮扶后各家的生产生活情况。“我作为达西村的带头人,要到每户帮扶户家看看,带领更多群众团结致富。”沙吾尔说。

通过多年的努力,沙吾尔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将达西村这个昔日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村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让各族村民“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

我是共产党员,必须豁出去扎扎实实为各族群众办实事,不能改变村里贫困落后的面貌就是我们的失职。”沙吾尔上任第一天就承诺道。

近年来,达西村在沙吾尔的主导下打出“红色达西”“品牌达西”“数字达西”几套可持续发展的“组合拳”,把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向多元化发展轨道,使村里的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为村民开辟了新的致富途径。

今天达西村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柏油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群众都住上了水电暖齐全的砖瓦房。”沙吾尔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达西村复信,极大地鼓舞了全村各族群众。沙吾尔带头与汉族村民结对帮扶,全村47名党员干部也先后与困难村民签订了帮扶协议,从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对被承包人进行帮扶。

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走共同富裕之路成了达西人追求的目标。

村民吾斯曼·努肉拉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父母去世早,那时我没人管,每天都在瞎混。沙吾尔书记找到我,让我去村里当保安,后来又借钱给我承包土地,使我很快脱贫致富,年收入达到十多万元。

吾斯曼在先富的同时,没有忘记帮助其他村民,给大家免费用机井的水灌溉农田,借钱给手头拮据的村民,今年还和孔雀村的困难户陈庆新结为帮扶对子。

今年4月,30名达西村维吾尔族、汉族村民与昆其村、孔雀村、园艺村、巴西阿瓦提村、向阳村等邻村30名村民结成“一对一”民族团结、扶贫帮困对子。截至目前,达西村已有结对户178户,今年年底前将发展至200户。

2015年6月,达西村与有着“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签订了结对共建框架协议,两个“大村”建立了跨地区和长期性战略合作。

在我们村发展最关键的时候,内地的汉族兄弟向我们伸出了友谊的双手,帮我们制定了达西红色旅游规划,还计划帮助培训一批优秀人才,打造星级农家乐风情园。”沙吾尔对达西村未来充满信心。

如今,达西村各族群众像沙漠里的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形成了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