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团投资120万实现10万亩耕地有机制提升
03.11.2015 12:18
本文来源: 科技信息服务
天山网讯(通讯员姜红莲 杨涛报道)10月30日,在六十七团六连的一块棉花地中,一辆棉花秸秆还田机正在紧张作业。今年该团种植棉花、小麦、制种玉米等秸秆作物10万亩,借助兵团“土壤有机制提升补贴项目”资金120万元,购进450吨秸秆还田腐熟剂,全部用于作物收后的秸秆还田工作,达到增加地力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目的。
六十七团是一个以种植棉花、制种玉米、小麦、甜菜为主的团场,每年秸杆类作物面积达到10万余亩。该团十分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作物秸秆不得焚烧,全部用作秸秆还田和牲畜饲草,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
实行秸秆还田技术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特别是钾素供应水平,改善了土壤通透条件,结合施用适量的速效氮肥,使作物前期生长出现早发稳长,中期清秀健壮,后期不早衰,增强作物抗性,减轻了病害发生,作物产量明显提高,实现了土地中营养物质的输入输出平衡,达到了养分循环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连续三年秸秆还田的田块,土壤有机质可提高0.2%以上,显著地改善土壤结构。该团六连职工陈怀礼每年种植土地都在100亩以上,今年棉花机械收获完成后,他又联系秸秆还田机车将棉花杆进行粉碎,全部实现秸秆还田。陈怀礼说:“我种棉花、制种玉米都是把秸秆粉碎到地里,再犁地前将秸秆腐熟剂和底肥一起施到地里,不仅改善了土地板结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今年,该团借助兵团“土壤有机制提升补贴项目”资金120万元,购进450吨秸秆还田腐熟剂,按照每亩地3公斤用量标准喷洒秸秆还田腐熟剂。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来源: 科技信息服务
03.11.2015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