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企业携手喀克夏勒村联合打造民族团结示范新村

29.11.2016  02:35
民族团结一家亲村企共建促双赢 ——山东援疆企业携手喀克夏勒村联合打造民族团结示范新村  

  70余岁的瓦斯里·库完是位土生土长的喀克夏勒村人,谈到近几年村里的发展状况,老人立刻打开话匣子:“五征公司给村里很大帮助,帮我们致了富,我们和五征公司的汉族兄弟就像一家人,友好相处,共同致富。

  喀克夏勒村是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的一个村,五征公司是山东省日照市的援疆企业,全称为新疆五征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入驻喀克夏勒村投资兴业。

  五征公司和喀克夏勒村实行村企共建、资源共享、活动互渗的工作联创机制,帮助村民走出了一条“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帮助村民致了富的五征人也因此成了村民的好兄弟。

   合作共赢打造宜居环境

  现在的喀克夏勒村,水泥路平整宽阔、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一排排崭新的红色砖房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村里商铺、广场、社区阵地、卫生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和以前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回忆起之前的喀克夏勒村,瓦斯里说,喀克夏勒维吾尔语意为“不长草的地方”。喀克夏勒村位于叶尔羌河中下游河滩冲积区,共有145户维吾尔族村民,耕地面积有2800亩,其余近万亩土地都是盐碱荒滩,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村民主种棉花,人均年收入5000元,村民家家住在土坯房里,夏季发洪水,房子经常被冲垮。

  2010年9月,作为第一批山东援疆企业,五征公司参与到麦盖提县新农村安居富民房的规划建设之中。

  五征公司经理王付全说,公司入驻喀克夏勒村后,就坚持企业、村庄一起发展的理念,强调村企合作模式,把维吾尔兄弟当自家人,先请专家实地对喀克夏勒村进行考察、合理规划,随后,投资500余万元新建了145户高标准农户集中住宅区,并健全了基础配套设施,按照新农村的标准,喀克夏勒村村民全搬进了新房。随后,王付全也当选为喀克夏勒村党支部副书记。

  “从土坯房搬进现在的安居房,村民都乐开了花。”村党支部书记图逊·塔力普言语中透露出自豪。

   依托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帮村民住进新房后,五征公司决定帮农民增收。

  王付全说,叶尔羌河流域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适宜种植棉花。但是,村民都喜欢用大水漫灌的方法种植棉花,既浪费水资源,也不利于改良土壤,很多良田种了几年后就板结了,变成了盐碱地。为改变以前的传统灌溉模式,五征公司引进高科技节水滴灌,做到既节水又能提高棉花产量。

  2013年,五征公司和村里联合建立了苗木基地,规模达1500亩。其中,设施农业智能温室大棚20座,约5700平方米,主要发展花卉和苗木种植。

  2015年3月,依托麦盖提县“刀郎羊”品牌优势,五征公司又投资910万元建设了多浪羊繁育示范基地,新建羊舍4300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31台套,引进种母羊2000只,种公羊50只,目前基地已投入运营。

  “不论是发展苗木基地,还是发展多浪羊基地,都是帮村民致富,让村民兜里有钱,这才是我们和村里联合发展的目的。”王付全说。

  6年来,五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联、协会联、农户联、土地联等方式,充分发挥公司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喀克夏勒村群众增收致富。

  富裕起来的喀克夏勒村没有忘记恩人。“山东来的五征兄弟就是我们的亲兄弟,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的,我们就是一家人。”村民阿吾提·达吾提说。

   扶贫扶志倾情帮助村民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句话在喀克夏勒村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5年,村民康拜汗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因伤心过度病倒了,19岁的康拜汗当时欲哭无泪,不知所措。

  当年,了解情况的王付全放下手头的事儿,连夜就来了,他不动声色地留下5000元钱。

  “当时,王经理放下钱说‘这钱是给你妈妈看病的,不用还,我只有一个要求,等你妈妈身体好了,你到五征公司上班,我们当同事。’我当时就同意了。”康拜汗说。

  在村民看来,康拜汗一个娇娇弱弱的女孩子,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如何能打工?

  然而,王付全想的不是这些,康拜汗到五征公司上班后,王付全和员工一起教她育苗、扦插、剪枝,并鼓励她说:“你一定能行。”一个月下来,康拜汗拿到了2400元的工资,不到二年,她就还清了父母欠下的全部债务。

  康拜汗的事儿只是个例,6年来,五征公司帮助喀克夏勒村人的事儿举不胜举。群众无钱治病、无力上大学等各种困难,都被王付全悄悄化解了。

  “必须要去上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你们只要勤快,就能为自己谋出路。”王付全每年都鼓励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目前,五征公司已为喀克夏勒村村民提供了80个就业岗位,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让村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提高了致富本领。五征公司共有长期工100余人,在春播、秋收农忙季节还需雇佣短期工、零工,多时每天达到四五百人,其中95%都是当地的维吾尔族工人,每年公司仅支付工人工资就达700余万元。

   团结友爱共育民族团结花

  经过6年的交往交流交融,五征公司的汉族兄弟和喀克夏勒村人成了一个集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大家都会一起参加。村企共建,村企共赢,让五征公司的员工和喀克夏勒村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瓦斯里说:“每到古尔邦节、肉孜节,我们都到五征公司来请汉族兄弟到家里做客;村里有结婚、割礼、丧礼等活动,也会来请五征公司的员工;五征公司每年春节、劳动节组织各种活动,也会邀请村民参加,并给村民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甚至还组织村民前往山东日照市去旅游,长见识……我们成了一家人。

  2014年,五征公司搞园区绿化,瓦斯里把自家种了十多年的两棵梨树刨了,亲自开着拖拉机送来。公司给他钱,可老人说什么也不要。他说:“五征公司到这里来援疆,为老百姓办了这么多好事,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回报呢,这几棵树算不了什么。”现在,这两棵梨树并肩地栽到了五征园区的院子里,春天花团锦簇,秋天果实累累,见证着这里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友谊,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