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商人:让人们喜欢生产线上的玛仁糖

07.09.2014  10:44
  

  6日是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最后一天,麦麦提·萨乌尔改变了马上回和田的计划,要在乌鲁木齐多逗留几天,“还有十几个客户邀我谈合作”,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展会期间签了几个合同,拿到每月生产8吨玛仁糖的外省订单。

  “没想到!”麦麦提感慨,“一万块钱的展位费,加上机票、住宿,花这么多钱值不值?这些钱得卖上好几百公斤玛仁糖呀。”刚接到参展通知时他还犹豫,现在他却着急了,回去要赶紧加开一条生产线,“不然合同多了做不过来,签了合同,供不上货可不行!

  麦麦提带来的玛仁糖像糖果一样,一口一个的大小,包在小包装里售卖,一公斤几十元人民币的定价。

  和很多南疆手艺人一样,麦麦提家传制作玛仁糖手艺,他和父亲曾十几年如一日,在家做好玛仁糖,推车到街上、夜市叫卖。不过自从到乌鲁木齐上学,开了眼界,麦麦提开始琢磨,玛仁糖是好东西,怎样能让这传统手艺被市场认可?

  两年前,他终于找到机会,天津援建的和田地区策勒县工业园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推出补贴项目,麦麦提在工业园内成立公司,把玛仁糖家庭作坊搬进现代化厂房,他拿到150万元人民币的政府补贴,工厂办起来了,解决了当地140多人的就业问题。

  由于使用核桃、杏仁、葡萄干等干果制作,主要原料成本太高,成本降不下来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麦麦提说自己被市场“逼着搞创新”,通过农业合作社与50个农户达成“订单生产”协议,从农民手上直接买核桃,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农民也借此增收。

  亚博会上消费者对玛仁糖感兴趣,让麦麦提很受鼓舞,“以前我们光生产,没有参加过博览会,思路没有打开,好像就是我们自己的传统好。看了别人的,发现我们的缺点很多”,麦麦提说,“回去以后得赶紧开发新品种,以后在玛仁糖里加进红枣粉,就是红枣口味,裹上巧克力,就是巧克力口味,还有蜂蜜味,藿香味……”他笑着停不下来,“我觉得现在思路打开啦,把这些搞起来高兴得很!

  麦麦提的创新计划不止这些。这个月底,他还要到北京参加农副产品博览会,“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还应该到国家的首都去展示一下我们的产品”,他告诉记者,正在办理外贸进出口业务,希望到中亚国家寻求合作。

  “这是纯天然的好东西,是和田的传统食品,我把好质量关,消费者肯定喜欢吃”,麦麦提几次重复说。他还特意带来不久前获得的“和田礼物”奖状,“一等奖是玉,我们得了三等奖,也不错,都是来自和田、来自新疆的礼物”,他放慢了语速很认真地说,“我的愿望和目标,就是全国各地都能承认它”。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
新疆着力培养5G技术技能人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范琼燕报道:29日,中国新疆网
开门迎客,商户都在忙些啥——乌鲁木齐街头见闻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   11月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