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理性面对冬奥申办失利

02.08.2015  13:20

  因石油价格下跌在财政预算上受到影响 哈萨克斯坦理性面对冬奥申办失利

  7月31日,在吉隆坡举行的决定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归属的投票中,北京击败了唯一的对手阿拉木图成功问鼎。作为一座已经第三次申奥的城市,此次阿拉木图的落选令哈民众失望,然而哈萨克斯坦精心的准备工作赢得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与全世界的目光。

   哈民众难掩失落

  7月31日投票当天,在阿拉木图共和国宫前的阿拜广场上聚集了数千名哈各界人士,他们中有官员、运动员、普通市民以及众多学生。人们通过大屏幕观看直播,热切地期盼着自己的城市能够胜出。当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公布结果的那一刻,整个广场陷入了短暂的沉寂,一些人难掩失落之情,留下了眼泪。

  “北京能够获胜,是因为在陈述文件中明显比阿拉木图更加自信。我在这里观看了对手的宣传片,在城市的细节方面我们已经输了。”哈国家奥委会副主席诺维科夫说,“当然,如果单从体育运动角度看,我们的紧凑度和较低的成本是阿拉木图的优势。”哈前奥运会冠军斯米尔诺夫认为,中国获胜的优势在于拥有强大的工业和经济。哈萨克斯坦在体育运动部分则更胜一筹。但是财政因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许多人更倾向于北京。

  哈速滑队主教练萨尤金表达了对国际奥委会最终决定的失望。他说:“如果2022年冬奥会能够在阿拉木图举行,这将为哈萨克斯坦的冰上运动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些在2011年亚冬会后我们就深有感触,而经历过主办冬奥会后,国家所有冬季体育项目的发展将获得极大的推动。”不过,他也认为,中国能够为2022年冬奥会的速滑选手提供优质的冰场,“我曾经到过中国,感受过哈尔滨的溜冰场,我相信不会有任何问题。中国拥有适于速滑及传统冰上运动的一切资源。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投票结果揭晓后致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祝贺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纳扎尔巴耶夫在贺电中说:“这件事再次向世界证明了新中国巨大的潜力。我相信,中方将竭尽全力保障高水平的奥运会组织工作,同时也将为进一步加强颂扬人民友谊与和平的奥林匹克传统做出贡献。

   阿拉木图虽败犹荣

  北京和阿拉木图得票数非常接近,44票对40票的优势非常微弱。阿拉木图此次失利虽然遗憾,但也光荣。“锦标赛网”体育评论员克鲁格洛夫认为阿拉木图虽败犹荣。他认为,哈萨克斯坦精心的准备工作赢得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和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的依赖在委员们的选择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哈申冬奥委副主席克柳科夫表示,哈萨克斯坦的成功在于,现在全世界都在谈论我们。不仅是因为我们同北京的对决,更是因为我们同世界上最大的几座城市平等竞争。毫无疑问,北京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力和举办赛事的财政预算是无可比拟的。

  “重在参与!”哈萨克斯坦自由式摔跤选手、悉尼奥运会银牌得主巴伊拉姆科夫谈到:“我们参加了严肃的投票。从提交办赛申请,到从众多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再到与成功举办过2008年奥运会的强大的中国首都北京同场竞技已是极大的荣耀。这对我们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

  有哈媒指出:“这已经是哈萨克斯坦第三次竞选冬奥会的主办权了。阿拉木图的竞争者中总会出现强大的对手。先是挪威,然后是俄罗斯,现在又成了中国。参与奥林匹克竞争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能够收获经验。在任何情况下,参与奥运会主办权的竞争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荣誉。哈萨克斯坦已经向全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我们的祖国为举办最大型的体育赛事已经准备就绪。

  据外媒报道,北京战胜阿拉木图并不轻松。如果当初阿拉木图没有放弃与阿斯塔纳联合申办,那么也许“南北双都”联手机会更大;如果国际油价一直维持在高位水平,那么哈政府依靠丰厚的石油资源出口便不会为冬奥会的财政预算发愁;如果前往吉隆坡的是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本人,那么凭借这位哈萨克民族领袖的个人魅力或许还能帮阿拉木图再争取几票……阿拉木图已经做得足够好,因为世界的目光曾经在这里聚焦。

  (驻比什凯克记者 董立斌 什凯克8月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