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残联召开残疾大中专学生座谈会

18.02.2016  21:58

大家共同努力,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

——地区残联召开残疾大中专学生座谈会侧记

我上新疆财经大学,我特别感谢地委、行署领导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地区残联就像我的家一样温暖着我,我将来要把这份爱传递出去。

我在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我的梦想是回到家乡在特教学校当一名教师。

我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学习舞蹈,我是被舞蹈家邰丽华选中的,我要把新疆最美的舞蹈跳给更多的人看。

……

1月17日,在哈密地区残疾人大中专学生座谈会上,高思聪、阿尼亚提古丽·玉苏甫等残疾人大中专学生用不同方式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在这场“心与心”交流的座谈会上,讲政策、听需求、谈感受、想办法,就是为了让残疾、困难大中专学生努力学习、融入社会,并帮助他们解决目前的难题、找准今后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地区残联理事长侯菊香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我们通过‘访惠聚'活动、面对面座谈等多种形式,把地委、行署的关怀送到残疾人大中专学生身边,希望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幸福生活,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

据了解,在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哈密地区共有各类残疾人26803人。截至2015年底,已办理二代证的残疾人有11499人,其中残疾学生272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73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少年儿童55人,高中阶段在校残疾学生27人,大中专在校残疾学生17人。全地区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3.81%。

近年来,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残疾人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有按照教育部关于“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发展的方向,哈密市特殊教育学校将成立附属幼儿园,专门接收符合入园条件的残疾幼儿,残疾幼儿享受与中小学特殊教育学生同等待遇;探索开设特殊教育职业高中,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就业出路;积极做好医教结合的课题研究工作,残联、医疗机构与特殊学校协调配合,分别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诊断、评估、康复和教育教学工作;建立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特殊教育公用经费标准,2016年起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从8000元/生提高到10000元/生;2011年地区残联实施“爱心天使”助学基金项目,并积极争取配套资金,按照自治区、地区、县(市)三级6:2:2配套比例落实地区本级及县(市)配套资金;2012年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用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训练和生活费补贴,原则上每年每人次平均资助3000元,每名残疾儿童最多可连续资助3年等。

(哈密地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