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丝绸从业者生活如艾德莱斯般丰富多彩(图)
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丝绸文化,源远流长的制绸技艺,还有数十万参与到丝绸产业中来的农民、手工业者、企业家……艾德莱斯绸的丝线将这些不同阶层人群串在了一起,拧成了一股绳,带动了农牧民增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实现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24日,“艾德莱斯创意就业工厂”挂牌仪式举行。李晓啸 摄
艾麦尔·艾力:我们的丝绸颜色鲜艳、图案精美
今年60岁的艾麦尔·艾力是新疆和田市吉亚乡艾德莱斯传统手工艺第五代传承人,他16岁从父辈手中学习、继承了艾德莱斯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一做就是45个春秋。如今,他的两个孩子在他的影响下,也参与到了艾德莱斯制作中来,另外还收了20多个学徒。
“织艾德莱斯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作为第五代传承人,有责任将这门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并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它过上美好富裕的生活。”艾麦尔·艾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艾麦尔·艾力还说,他们手工织的艾德莱斯绸在以前只能拉到巴扎(集市)上去卖,销量不好。如今,通过政府扶持,购买了新机器,改良了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丝绸不仅图案精美、色彩艳丽,而且轻薄柔和、富有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销量比以前好了很多。
正是因为一直采用真丝原材料,纯天然植物染料,全程手工制作工艺,才保证了艾德莱斯绸的品质和生命力,并使它一代代地传承下来。而这,也正是新疆艾德莱斯最大的优势所在。
一名女工正在洛浦县布亚乡进行生产作业。李晓啸 摄
图尔荪托合提:9岁时我确立了制作艾德莱斯的志向
80后奋斗达人,和田洛浦县布亚乡的图尔荪托合提·伊敏托合提,从9岁开始受母亲影响,就已经边上学、边开始学习艾德莱斯制作。因为家族里连续三代都从事艾德莱斯绸制作,艾德莱斯对他们的家庭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一门手艺,更是一种精神动力。
在他学成后,便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家人也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为了他,父亲卖掉了家里的牛,又办理了贷款。创业之初,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他跑遍了乌鲁木齐、阿克苏、和田、喀什等多个城市。
2013年3月27日,洛浦县布亚乡吐尔逊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现在他的公司已经有11台纺织机,年利润已达到23万左右。
“我现在新盖了办公场所,打算今后在这里开办培训班,让我的员工也多学习一些新技术。我还计划开设托儿所,因为好多员工的孩子还小,没人照顾,以后也可以带到这里来,我们请专人看管。”图尔荪托合提指着正在施工中的白色平房说。
虽然生意已日渐红火,但好强的图尔荪托合提并不满足。他说,光靠织艾德莱斯绸,公司的产品太单一,应该迎合现代市场,尝试做各种艾德莱斯创意产品,服装款式也应设计更多花色、样式。
艾比布拉·艾拜都拉和妻子正在整理织绸用的丝线。李晓啸 摄
艾比布拉:制作艾德莱斯收入不错 计划买辆车
今年31岁的艾比布拉·艾拜都拉是图尔荪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他6年前在村委会当会计,后来因为工作调整离开了原来了岗位。当时恰好遇上政府大力扶持“短平快”项目的好政策,推广民族传统工艺艾德莱斯绸,于是决定参与到这个项目里,来到这家公司。
“一方面我有会计工作经验,可以帮助公司打理财务。同时,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也掌握了艾德莱斯绸的编织技术,这样既传承了我们的文化工艺,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艾比布拉介绍道。
艾比布拉在图尔荪托合提的公司已经工作了6个年头,如今他是这个公司里收入最高的员工,每个月可以赚到5000-6000元。
“比起以前,收入提高了很多很多,家里人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不少。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开车,下一步就准备买辆车,以后工作出门都更方便了。” 艾比布拉自豪地说。
和田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栽桑养蚕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如今全疆超95%的蚕桑都出自这里,是新疆主要的蚕桑区。和田鲜蚕茧年产量还曾创造6000吨的历史最高纪录,直接带动农牧民增收近1亿元。
多年来,和田地区积极投身艾德莱斯传统产业的发展,积极弘扬民族传统手工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当地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了增收致富,让他们的生活从此如艾德莱斯般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