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平:新疆“好声音”荡涤人们心中雾霾
维吾尔族是一个“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文化往往起着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倾向和认知态度,新疆文化工作者发声意在让真正的新疆“好声音”荡涤人们心中的雾霾。
8月15日,在获知“新疆文化工作者致维吾尔同胞的一封公开信”并进行千人签名大会后,新疆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曾和平在接受新疆经济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警惕“歌舞之乡”开始悄然消失
记者:维吾尔人向来敬重艺人和艺术家,此次文化工作者自发行动起来,是否已经意识到了宗教极端势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以及即将带来灾难性的毁灭?
曾和平:在维吾尔人的各种聚会中,艺人和艺术家通常被奉为上宾,请入上座;巡走各乡的麦西来甫艺人也通常都会被重金嘉赏。
6世纪的龟兹,被誉为乐圣的苏祗婆将龟兹民乐带到中原,促进了中原乐艺文化的繁盛。叶尔羌赛义德时代的喀德尔汗与阿曼妮莎汗公主,冲破当时宗教保守势力的重重阻挠,整理完成珍贵的十二木卡姆。
这些艺术瑰宝的诞生源于新疆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由世界上四大文化体系,即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和古希腊文化体系汇流融合而形成的多元文化背景,维吾尔族文化可以说是这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代表。同时这也是维吾尔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这一文化体现了一种融合之美、包容之美、团结之美和生活之美。古往今来,在维吾尔文化发展史出现的每一部经典之作、每一位艺术大家,几乎都是在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进程中产生的。从当代一些知名的维吾尔族科学家、艺术家的成长背景来看,几乎都有国内外知名大师的培养和指导。
但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一股反常识、反规律的东西进入维吾尔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千百年来形成的“歌舞之乡”开始悄然消失;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的融合性、包容性、进步性方面出现了弱化倾向;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把根本不属于维吾尔族文化的内容带入了维吾尔族的社会文化,造成了维吾尔族文化的极大混乱;造成维吾尔族对现代化进程,尤其对市场经济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状况。
在这一情况下,新疆千名文化工作者勇敢地站出来,深刻揭露了境内外“三股势力”反人类反社会反人民反民族的本质,以及他们打着所谓“民族”“宗教”的旗号欺骗群众、蛊惑倒退、煽动分裂和制造暴恐的险恶用心,帮助人们进一步认清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反映了他们的时代担当、社会责任。
文化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记者:此次千人签名大会后,文化艺术工作者如何继续推进维吾尔同胞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大力倡导现代文明?
曾和平:歌舞艺术是维吾尔族的独特标识之一。没有文化的民族将失去生命和灵魂,没有艺术的民族是悲哀的。保护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繁荣艺术创作,坦然面对现代文明趋势,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和神圣的使命。文化艺术工作者需要走向舞台,展现优秀文化,给人民奉上精神大餐。
在今天的传播条件下,文化往往起着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倾向和认知态度。同时文化还是影响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精神纽带。实践反复证明:“三股势力”对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破坏大多都是从文化领域开始推进的。长期以来,他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寻觅、制造和强化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差异“符号”、“标志”,企图通过这些人为加工、人为制造、人为扩大的民族差异来改变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来强化你我他意识和民族排他性,进而以此来阻隔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破坏各民族间共同性和一致性的增长,致使一些夹带着社会“毒素”的思想观念与不正常的“民族意识”“民族情绪”相交汇,并不断冲击着新疆这一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底线。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把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作为推进新疆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引导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精神、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开放意识、包容意识、创新意识方面,特别是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以及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等方面都显现了巨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应,有力地激发了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精神。
维吾尔人历史上从未排斥过艺术
记者:新疆千名文化工作者自发倡议“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倡导现代文明”的意义何在?
曾和平:维吾尔族有句谚语:“水珠投进海洋,生命就会无限。”随着一次次充满血腥味的暴恐案件发生,使人们对新疆民族关系的未来、维吾尔族的未来以及美好新疆的未来充满忧虑。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自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新疆社会各界持续发声亮剑,这些正义的声音来自于天山南北,来自于社会各界各阶层,其中既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既有领导干部也有一般干部,既有社会精英又有草根民众,既有年长者又有年轻者,其中大多数是维吾尔族。他们以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来说话,以美好的现实生活为依据,以富有民族特色、生活气息的朴实语言,结合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风俗、民族谚语等丰富素材,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真挚情感,道出了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但凡有一丝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维吾尔人历史上信仰的任何一种宗教都没有隔绝过艺术,都没有排斥过艺术,现代歌舞中也存在萨满教、拜火教和佛教的元素。《古兰经》如果不按照乐律诵读,怎么会那样悦耳动听呢?这些新疆“好声音”可以说是荡涤了人们心中的雾霾,更大地激发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建设、共同维护我们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