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农机化工作亮点纷呈
今年以来,呼图壁县农机局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潜心谋事,激情干事,内抓整顿,外抓协调,下抓督办,远抓谋划,农机化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成效显著。
农机装备和农机化水平迅速提高。2015年,呼图壁县加大农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6.39万千瓦,配套农具达到32064台(架)。机耕机械化水平100%;机播机械化水平98%。预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78%。
农机新技术推广再上新台阶。完成农机化示范基地面积66.3万亩(任务66万亩),核心区示范面积1.24万亩(任务1万亩)。建立了10个高标准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面积2.36万亩(州下达任务1万亩)。核心示范区达到“六个必须”。
农机化工作有了新举措。一是创新农机具抵押贷款机制。积极协调金融系统,将合作社的农机具作为抵押物,采取银行联保、农机合作社相互联保的方式贷款。由农机监理站核实情况,出具证明。在抵押期间,农机具不得出售,农机监理站不得办理过户手续。目前,已办理农机具抵押贷款1134万元。二是大力推行农机化全程合作服务模式,推进土地托管服务方式。由典型合作社牵头,推广农机精准作业,如激光平地、精量播种、卫星导航、机械深松等高新技术。目前,新引进20台农机作业卫星定位导航仪,完成作业面积20.5万亩。引进深松机6台,深度检测仪2台,已深松耕地20000亩。引进农用无人机12架,飞防作业面积13万亩。鼓励农机合作社承包闲置土地和流转土地,实行集约经营,提高规模效益,稳定农业生产,支持劳务经济发展。对率先进行土地托管服务的合作社,加大政策引导,强化扶持措施,农机作业质量达到两个“双重”。
农机补贴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全面落实“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工作机制,严把补贴程序“六道关”。目前完成补贴资金1131.716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40万元,项目总投入资金6069万元,带动农民投入4903万元,受益农户517户,补贴各类农业机械634台(架)。兑付补贴资金1099.936万元。
农机化重大项目扎实推进 。承担了自治区小麦高产高效机械化模式项目。协调农业局、水利局、供销社将项目实验基地确立为示范基地打造,主要推广节水滴灌、测土配方施肥、“一喷三防”、无人机飞防技术及氮肥后移技术、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技术、滴灌窄行匀播等技术。设立了试验区和对照区,制定出了试验方案和技术路线,组织召开了现场会和技术经验交流会,开展了新机具田间播种作业观摩和飞防技术演示,成立了田间学校,累计培训县乡农机、农科专业技术及合作社、种植大户500多人次,完成了田间数据采集与整理,分析出不同播种方式增产机理,撰写出了不同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报告,为今后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打好基础。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争取到自治区财政扶持农机化发展专项资金33万元,其中:安全监理能力建设项目5万元、农机化培训能力建设项目5万元、农机化质量及购置补贴监管工作能力提升项目3万元、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区建设项目5万元、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5万元、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研究开发项目10万元。目前,项目资金已到位。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稳固加强。全县在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9537台,已检验7611台,完成检验任务的79.8%。设备检验2000台,完成检验任务100%,开展实地免费检验700台,完成检验任务100%。交强险、反光标示粘贴率均达100%。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蓬勃发展。现有工商注册登记合作社26家。2015年申报州级示范社2个(富玉、天露牧草),新增并正在注册的合作社3家。
农机市场监管有序推进。围绕“平安店铺”创建,对辖区内24家农机生产、销售及维修网点进行全面检查,对22家达到“平安店铺”创建标准的店铺进行了命名。全年受理投诉案件5起,成功调解处理5起。
农机行业作风和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围绕争做“具有新疆特色好干部”、“四强干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反映民声, 营造出一种“见事管事”,绝不推诿的良好风尚;狠抓制度落实,促进机关服务态度改善、办事效率提高,形成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约束人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干部职工在岗谋事、在岗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