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连云的农机“谷子会战”
金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作为呼图壁县园户村镇广林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周连云也进入了一年最忙的时节。
今年4月,新疆华大在玛纳斯县辖区及新湖农场、阜康市三地首次尝试推广种植10万亩谷子,以订单农业、向农民发放保证金的形式,调动农民种谷子的积极性。年初,周连云今年承包了新疆华大公司谷子4.3万亩谷子收割拉运任务。
据了解,推广谷子种植有助于新疆种植结构调整,同时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谷子营养均衡,属高产作物,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谷子的用水量比玉米节省近50%,用谷农的话讲,谷子全身都是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
9月12日,周连云来到玛纳斯县玛纳斯镇的谷子种植基地,看着自己即将开镰收割的谷子,周连云信心满满。年初他就与新疆华大公司鉴定了收割合同。
马志勇是新疆华大公司玛纳斯县玛纳斯镇片区负责人,他告诉我们,今年玛纳斯一共种了4.3万亩谷子,全部承包给了广林合作社,合作社负责整个收割拉运。经核算,完成4.3万亩的收割任务预计需要26-27台收割机。合作社现有的收割机远远不能满足作业需求,面对存在的问题,周连云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充分发挥信息优势,通过网络招收了一部分收割机,有来自西边的伊犁、博乐、塔城、奎屯还有来自东边的奇台、阜康等周边地区的收割机,大家都积极地参与了这次谷子的收割任务中来。作业合同、保证金都提前交付到位。
开割前,周连云科学有序地组织机手第一时间到达指定作业区域。周连云还建立了外来收割机手信息登记制度,对那些作业质量高、信誉好的农机手进行登记。让他们高兴而来,满载而归。
笔者在与周连云的交谈中了解到,新疆今年才开始大面积种植谷子,收割机在新疆收谷子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对于周连云来说收割谷子既是农机作业的一个硬骨头,也是一场保护群众劳动成果的农机作业攻坚战役。
面对这个硬骨头,周连云还是主动拿了下来。周虎是广林农机合作社成员,也是干收割的老行家了。周虎介绍说,谷子和其他作物不一样,直径要高,密度要大,谷穗基本上是连在一起的。由于谷子的长势比小麦等作物密度大,需要对收割机的分禾器进行改装,而且为避免浪费,漏收,收割前,收的和没收的要分开,这也是收割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为啃下这个硬骨头,周连云专门请来了他的老朋友---河北省农机研究所、中国谷子糜子产业机械化专家刘焕新,对割台进行改装,在割台前面安装了分行器,收割时,工作人员根据谷子长势进行安装调试。专家刘焕新说,我和周总是老朋友了,已经来过两三次了。
经过半天的改装调试,两台收割机终于可以进地作业了。但一地收割的质量引起农户的严重不满。玛纳斯县玛纳斯镇谷子种植农户刘斌说,我们第一年种谷子,毛主席说颗粒归仓,坚决不能浪费。面对种植户的不满,农业作业手和农机专家刘焕新在不断寻找收割机存在的问题。
笔者问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时,专家告诉我们:倒伏是一方面,谷子长得不整齐,两边倒,另一方面谷子还不完全成熟,有点嫩,收割起来损失要大一些,处理、分离要难些。遇到这种情况,把刀板间隙调小些,可以提高籽粒与杂草的分离率。目前,还不正常,一般情况下总损失率应该在5%——8%之间,照现在情况看要超过10%了,还得调试。一般倒伏损失就是要多些,作业难度大些。照今天这个实验效果来看,难度还是有的,不太好割,一个是谷粒比较小,谷草比较高,收割生物存储量比较大,收割过程中,好多谷子随着谷草漏下来,还要继续调试,直到正常。
面对这种情况,有着农机跨区作业经验的周连云却显得十分镇定。周连云说,每季,每种作物的收割,初始阶段设备的调试是很正常的,是必不可少的。谷子收割在新疆是第一年,驾驶员也没经验,照他这个谷穗、草料情况看,比收任何作物的难度都高。根据我们这么多年搞农田作业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难度,我们想它总会是通过我们的考验的。其实,这对于我们做农机的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专家的指导下,探究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快乐,服务群众的快乐。
今天我们对收割机做了一些小的改动,主要对滚筒、风速、上塞、底塞进行了调试,目前看来,收割的质量要比预期效果好一点,经过刘老师的指导,我相信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好。
周连云之所以这样镇定和自信,是因为其农机合作社具备这样的实力。周连云从事农机工作的经历,让他养成了敢啃硬骨头的个性。
闲谈中,周连云讲起了自己的过往经历。他2008年年底应聘到中粮屯河宁夏分公司任农机主管,主要负责流转的6万亩地农作物的机械作业和管理,离家又远。两年多虽然辛苦,但挺值的,那两年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宁夏,他不仅学到了很多大面积农机作业经验,还利用业余时间取得了工商管理学毕业证书,主修合作社管理专业。
有了这样的经历,2011年初周连云回到了家乡呼图壁县。随后,成立了园户村镇广林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坚持多种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进取,合作社现有(120-180)马力拖拉机10台,80马力拖拉机12台,拥有联合整地机、精量播种机、旋耕机、打药机等数10台,总价值448万元,可完成数万亩地的配套机耕作业,实现了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
周连云告诉我们,合作社在呼图壁县村镇范围内每年的服务面积在5--6千亩地,周边农村、兵团近1万亩地,农业公司1万亩。呼图壁县园户村镇,由于地处城郊人多地少,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块种植,由于地块小,不利于大型农机的规模作业。但只要种植户有需求,周连云就是不挣钱也给乡亲们把活干上。
马玉国是呼图壁县园户村镇马场湖一组农民,他告诉我们,合作社每年都来给他们收割玉米,收的好,收的干净,服务态度好。合作社考虑到农户种庄稼也不容易,第一时间为周边农户抢收小地块玉米,这样下来合作社损失比较大,几乎没利润,可以说是义务劳动了。正是这种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理念,助推了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目标上,合作社与有实力的农业公司签订长期的田间作业合同,联营一些有实力的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根据农业公司的种植要求,引进先进的农机具,提高作业效力和作业质量。
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农机服务团队、和全疆各地的农机户合作共同致富是周连云创办合作社的目标。周连云算了一笔账,合作社每年的收入基本在600万左右,其中5%作为发展基金。为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合作社根据社员作业量每季度进行分红。目前,园户村镇广林农机合作社与新疆康隆农业公司,北京金色农业公司,浙江日发新西域畜牧公司及周边村镇每年签订2万亩的机耕作业合同,利润达100多万元。
经过了十几天的准备,9月23日,来自全疆各地的农机户汇集到玛纳斯县的谷子种植基地。但为了这次谷子会战,周连云与农机专家刘焕新跑遍了玛纳斯县的五个乡镇的谷子作业点。
当笔者问道,这么大规模的农机会战人员是如何组织和联系的。周连云的回答让笔者眼前一亮。原来前来参加会战的合作社、农机大户、个体农机主大部分是通过西部农机网、百姓网、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联系的。目前全疆各地近300户农机手与合作社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中呼图壁县的农机手40余人。
当笔者问及机手是如何联系到合作社的,来自兵团农七师、伊宁市、乌苏市、乌鲁木齐等地的几位机手说,我们是通过网站了解到广林合作社重合同、讲信誉才来的。可以说是慕名而来,第一次与广林农机合作社合作,计划作业1万亩地,算下来可以挣70万 。
周连云告诉我们,各地都有3--5台或者10--8台机子组成的一个小团队,团队负责人出面与广林合作社签订作业合同,作业机具由团队自行管理,合作社负责督促和管理团队负责人。收割质量、效率由每个农业公司的技术员,田管员负责监督和管理。万事开头难,大规模收割谷子,全疆的农机手都是第一次。
农机手们的辛勤努力也得到种植户的认可和理解。玛纳斯县玛纳斯镇谷子种植户吕长亿告诉我们,技术人员干起活来都非常认真,因为第一次收割,机子需要调试,调整,技术人员需要来回在机子底下和地跑,挺辛苦的。今年,我种了80多亩地,预计产量在500公斤左右,核算下来效益比种玉米、棉花产量好许多。
玛纳斯县乐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学礼激动的说,今年种了600亩谷子,大家都感觉种少了,明年将会增加到8千亩。“新疆华大与我们每个农户都签了协议,一亩地按1800元收购,多余的谷物按每公斤4元的价格收购。谷子种植省心、省水,明年扩大种植面积,大家信心十足。明年还请周总过来帮我们收谷子”。
目前,这些来自全疆各地的农机手都枕戈待旦,大显身手。截至10月19日,已完成收割任务的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