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央行一直在执行中性货币政策

04.03.2015  12:47
 

  李德尚玉

  3月2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 [微博] 原副行长吴晓灵表示,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并不是向一个宽松方向发展,央行其实一直在执行中性的货币政策。

  针对市场上关于央行两次降息的误解,吴晓灵表示,市场上的误区是,把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当成了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吴晓灵表示,去年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M2增长13%,今年也会确定一个目标,如果这个数字不变,也就说明货币政策的取向没变。

   什么是中性的货币政策?

  什么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吴晓灵解释称,货币的供应量要加上GDP的增长量,加上预计的通货膨胀量。一般情况下,去年CPI是3.5%,今年还没有公布,经济增长的速度加上CPI的预计增长量,然后存在2%~3%的不确定因素。只要我们的货币供应量按照这样的一个标准在控制,我认为它一直是一个中性的货币政策。

  吴晓灵介绍,西方国家除了货币供应量M2以外,还会按照货币政策目标利率,就是联邦利率,或者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只要利率水平目标不变,就说明政策的松紧程度不变。每一次,大家关注美联储的会议都是关注利率的变化。

  在吴晓灵看来,中介目标的确定表示了货币政策的取向。为了实现这个中介目标,有时央行会采取大量的措施。她举例称:“比如,当外汇大量进入时,央行必须对冲基础货币,即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那么现在,外汇储备已经没有大幅度上涨了,甚至有时候还会下降,这个时候外汇占款就会减少,这时央行吐出货币的手段,就会从单一的外汇占款变成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再贷款再贴现。央行会通过多种手段向社会吐出基础货币,也不排除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吴晓灵表示,只是用这个手段来满足社会上的适当流动性的需要,银行间的流动性大家应该更多观察银行间利率。特别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时的利率,是往高走还是往低走,这才能够更好地表现货币政策的松紧。

  吴晓灵称,现在央行采取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结构性的手段,也只是在财政政策做结构性调整不够给力的情况下的一种补充。因而央行的货币政策整体上来说应该是一个总量政策,结构政策只是阶段性的、辅助的手段。

  如何应对当前金融风险

  当前背景下,吴晓灵还谈了自己对金融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看法。

  吴晓灵认为,当前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长开始放缓,资源生态的约束和人民需求的变化也使得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应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点,放松市场管制,给市场主体权,守住减少负外部性的红线,就可以释放自主的红利和动力。

  在吴晓灵看来,中国现在和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相比,发生了两个特别大的变化:第一,社会保障体系比那时候完善得多,农村社会保障和城市里的居民职工社会保障已经建立起来了;第二,中国政府在创办企业和扶持小微企业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现在办企业注册资本金能够逐步到位注册就可以成立,政府也提高了小微企业免税的金融比例。

  “还有一个方面,现在年轻人创业的热情较高。这些都能够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提供一定条件。所以既要看到困难又要看到有利条件。对于金融风险来说,最主要的金融风险是风险积累,以及加快处置僵尸企业的力度,减少不良资产的积累,释放有效的信贷。”吴晓灵表示。

  吴晓灵认为,如果不抓紧处理银行和企业的不良资产,尤其是僵尸企业。按照8%的利率来说,一年之内不良贷款就以8%的速度在增加。如果将其停止了,加快对其处置的力度,能够展期的展期,能够减息的减息,能够停息的停息,能够免息的免息,甚至能够打折的打折,或者是让它破产,看起来是比较严厉的方法,但是通过银行来加速处置这些不良贷款减轻企业负担,让还能够发展的企业发展。

  其次,要妥善处理财政债务的存量。吴晓灵表示,尽管对新增债务来说是要严格控制的,但是我们已经有了那么多存量,应该通过重组和置换的方式,以时间换空间来解决财政战略问题。我们通过在风险处置的过程中,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这样才能够建立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