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全面启动分级诊疗 新规之下怎么看病?

18.02.2016  18:01

    天山网讯 看大病在大医院,看小病在小医院——这是看病的基本常识。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不论大病小病,人们一窝蜂地挤向大医院,形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庭冷落的情况。为破解这一难题,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自治区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2017年我区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初步完善,县域内就诊率90%左右,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

    长远来看,实施分级诊疗是好事。不过,面对这样一个新事物,人们还是有很多疑问:以后看病怎么选医院?基层医院能不能看好病?上下转诊渠道是否能够真正畅通?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了解一下分级诊疗到底是个什么“”。

    【患者·就诊】

    分级诊疗是什么

    分级诊疗,一般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让一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分流在基层医院,从而提高优质稀缺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分级诊疗启动后怎么看病

    感冒、咳嗽等小病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碰到手术、重伤等重大疾病到三甲医院,糖尿病、高血压先到专科门诊找专家开处方,再到社区服药观察……将来,这会成为我们看病的固有模式。

    《意见》明确,为确保逐级转诊的有效推进,免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凡转诊患者转入上级医院后,将享有预约专家和就诊排队的优先权。对于转诊患者,上级医院要确保“两个50%”的预留,即50%的专家号源和预约期前50%的时段。

    根据《意见》,将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试点进一步拉大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和跨统筹区域医疗机构就诊的医保支付比例和起付线标准差距。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对于没有按照程序就医的,将降低报销比例或不予报销医药费用,并逐步形成未经转诊不予报销的制度,有序引导患者基层首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自治区级、地(州、市)级: 区域医疗中心充分发挥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医学教育科研、医务人员指导培训等方面的骨干作用。

    城市三级医院: 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复诊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门诊,提高运行效率。

    城市二级医院: 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

    县级医院: 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 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政策·医院】

   新政策下如何调配医疗资源?

    “为了缓解现有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推行分级诊疗势在必行。”乌鲁木齐某三甲医院医务部负责人坦言,但要消除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关键要做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首先,大医院要配合放手,除了让大医院专家下沉外,还要将应该转下去的病人能够转下去。”这位负责人说,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普通病人集中在大医院就诊,大医院的病种结构特征并不明显。“其次,加强基层也格外重要”。

    依据《意见》精神,新疆将从明确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组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联合体、推进居民或家庭与基层建立签约服务、逐步形成未经转诊不予报销的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多项举措,有序引导患者基层首诊。

    基层医疗机构要留得住患者,医疗人才不可或缺。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怀海介绍说:“我区不仅将继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还将紧紧抓住组团式援疆的机遇,尽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在基层就医,最终实现小病在乡镇,基本病不出县,三级医院解决疑难重症的就医模式。

    《意见》明确,自2015年起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州、市)开展分级诊疗工作试点。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

    医联体绿色通道 患者可获及时救治

    在分级诊疗推行过程中,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状况组成医疗集团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获得普遍认可的一种方式。

    2015年,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都根据自身特色与各地州医院结对,先后建立了医联体模式。

    以自治区人民医院为例,截至2月15日,该院医联体成立一年多来全疆已有51家基层医院相继加入。

    “我们会派各科室专家有针对性地到基层医院驻守,通过“传帮带”全面提升基层科室的技术水平,并针对各地医疗需求让基层医生来院免费学习,丰富他们的临床经验。”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马金山说,在实现患者小病不出县,节约患者诊疗费的同时,对于当地医院无法妥善处置的重大疾病,也可通过医联体内部的绿色通道直接转诊至自治区人民医院。

    以医联体成员库车县人民医院为例,去年该院接收一名脑动脉夹层瘤患者,病情危重,患者随时可能失明,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一般来说,此类危重患者入院后,医院须先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再组织会诊,会诊后再制订手术方案。而这名患者从入院之初就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与自治区人民医院保持密切联系,其病情发展两院都密切掌握。当患者因病情过重向乌市转运时,医院已根据患者情况联系好了专家并初步制订出手术方案,患者一入院就进入绿色通道,接受及时治疗。

    推进分级诊疗需要落实哪些保障机制?

    建立基层签约服务制度。推进居民或家庭自愿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医生团队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组成,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根据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防治结合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

    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拉大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和跨统筹区域医疗机构就诊的医保支付比例和起付线标准差距。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对于没有按照程序就医的,应当降低报销比例或不予报销医药费用,并逐步形成未经转诊不予报销的制度,促进患者有序流动。

    建立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强费用控制等手段,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向下转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主动承担疑难复杂疾病患者诊疗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向签约服务的医务人员倾斜。

    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上级医院对转诊患者要预留“两个50%”的专家号源(即50%的专家号源、预约期前50%的时段),要实行“一免三优先”(免挂号费、优先安排门诊接诊、优先安排检查、优先安排住院)。鼓励上级医院出具药物治疗方案,在下级医院或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治疗。

    政府各部门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的职责分工如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分级诊疗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共同协作。

    其中,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规划、设置、审批和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明确双向转诊制度,优化转诊流程,牵头制定常见疾病入出院和转诊标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付,指导相关学(协)会制定完善相关疾病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

    发展改革(价格)部门负责完善医药价格政策,落实分级定价措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监管,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推进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

    财政部门负责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其它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抓好贯彻落实。

    【各方·看法】

     实行分级诊疗先补齐两块短板

    面对分级诊疗,百姓仍感受不深,甚至有不少疑虑。采访中,患者黄女士表示,“基层医院不愿转诊,这会不会形成变相垄断?如果因为转诊不当,造成病情贻误怎么办?

    此外,分级诊疗设计了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比例,用经济杠杆撬动群众“小病大看”习惯,适当拉大各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报销比例差距。有患者坦率表示,这办法虽可行,但可能“管不住”相对富裕的人群。

    业内人士分析,公众有病舍近求远、到大医院扎堆受罪看病,盖因基层医院人才匮乏、医疗基础设施落后,其背后反映的,是百姓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否则,谁不知道就近诊疗省时省心,何需政府操心,通过有形之手搞分级诊疗制度。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彻底让老百姓转变就医观点,就必须补齐分级诊疗制度的两块短板,一是解决钱的问题,即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改善基层医院医疗条件,提高医生薪酬待遇,让基层医院的医生生活体面、工作有尊严。二是解决人的问题,即通过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人才的交流,或是大医院医生轮流下基层坐诊制度,让好医生、名医生能经常沉到基层,服务基层。

    “分级诊疗,在目前医疗机构资源配置呈‘倒金字塔’的状况下,患者的流向很可能与政策目标不一致。”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一、二、三级医院诊治水平差距较大,只有提高整体医疗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分级和分流。

    稿件由天山网综合

    编辑|单晓华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乌鲁木齐晚报、都市消费晨报、卫生计生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