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出土文书首次走出新疆
09.12.2014 02:35
本文来源: 人民网
1537年前一个奴隶可换137匹丝;1300年前12岁学生的《论语》作业充满童趣;一千多年前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这些吐鲁番出土的精品文书首次走出新疆,向长沙观众讲述丝绸之路上的神秘故事。
8日,记者从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了解到,12日,《翰墨留香丝路溢彩——吐鲁番出土文书精粹展》将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展,共展出128件吐鲁番文书。展览将用这128件文物及大量图片,展示古代西域流行的25种语言、18种文字组成的历代文书。包括《论语郑氏注》唐西州卜天寿抄本、长篇占卜文书《易杂占》、《妙法严华经》等5件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文物。
吐鲁番博物馆副研究员陈爱峰介绍,特有的葬俗及炎热干燥的地理环境,使得吐鲁番盆地成为古代文物和文书的聚宝盆,几十年来出土了大量古代文书。此次展出的吐鲁番文书,主要为西晋至宋代期间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方面的原始资料。
据了解,这次展览分为“ 火洲概貌”、“文书散逸”和“笔墨惊鸿”三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方面来展现吐鲁番文书的内容。目前这批文 书已经运抵长沙点交,并进入最后的布展阶段,本次展览将于明年3月12日结束。
此次展览由长沙市文广新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长沙市文物局主办,长沙简牍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吐鲁番学研究院共同承办。
本文来源: 人民网
09.12.2014 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