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逊汗·阿吾提家的住房变化:从噩梦到美梦成真

02.07.2015  13:33

     前言: 经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综合考评,2014年,新疆安居富民工程再次以94分的考核成绩名列全国第一。至此,自2011年开始实施安居富民工程以来,新疆已连续4年名列全国榜首。

    2014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19个对口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住建厅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民生建设年”各项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累计投入工程建设资金246.44亿元,开工建设安居富民工程31.39万户、竣工30.78万户,分别占到年计划任务的104.64%、102.61%。

    经综合考评,新疆2014年安居富民工程质量安全、抗震标准、技术服务、资金管理、农户满意度随机调查等方面均处于较高水平,最终考核成绩获得高于全国平均分值81.9的94分,在全国31个承担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名列第一,实现“四连冠”,农民、宗教人士住进安居富民新房,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今天起,天山网推出新疆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系列报道,反映该项工程开展以来,新疆各地农民生活的变化,展现各地农村变化发展,展示各县的先进做法,努力让全疆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吐逊汗·阿吾提老人家的安居富民房,院子里的花草让小院充满生机。

    天山网伽师讯(记者刘霞摄影报道)“过去那么多年了,我依旧清晰地记得1997年1月21日早上北京时间7点的那场大地震,我吓得跑到门口路上,亲眼看着房屋坍塌,也是在当天晚上,我的小孙女买努尔在抗震帐篷里出生了……”6月25日,喀什地区伽师县英买里乡库木艾日克村80岁的老人吐逊汗·阿吾提回忆着当年大地震发生的情形,也是从那时起,吐逊汗在心里就种下一个关于房子的梦想。

     从地震带来的噩梦说起

    据吐逊汗老人回忆,那一次地震,让他们全家在抗震帐篷里住了2个月,在这期间,县里安排人建好了木板夹心房。快4月时,终于住进了新房。在这个房子,一家人一住就是16年。老人没想到地震后自己住的比原来的还要好了,更没想到2013年她还能住进安居富民的红砖新房里。

    2013年,伽师县开展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时,与吐逊汗老人一起住的儿子亚森江·热西提得知政府可以补贴3万元,便立即报了名。就这样,凭着政府的补贴和自己仅有的5000元,又从银行贷款了3万元,不到三个月就建了一座将近90平米的砖房。新旧房子在同一个院子里相对而建,仿佛记录着这里变化的所有过程。

    据伽师县人大副主任买买提江·热合曼介绍,伽师县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出台优惠政策,在国家、自治区、援疆补助资金的基础上,每户直补1500-3000元,使总补助资金达到3万元,并筹措资金购买建房搅拌机、振动棒,免费发放给工匠,共免费发放搅拌机600台、振动棒1200台。

    记者在新房子里看到,屋里不仅有厨房、洗手间,连热水器也都装好了。亚森江告诉记者:“现在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原来洗一次澡很不容易,现在,有了热水器和上下水,每天从大棚干活出来如果一身汗,就能回家洗澡了。我们的生活和城市里的差别也越来越小了。

    亚森江还告诉记者,他贷款的3万元2年内就已经还清了。家里有三个温棚,一年可以收入近2万元,另外还为工作组的人做饭,一年还能再挣2万元。现在家里用上了电器,还有了存款,亚森江嘴里不由自主就哼起小曲。院子里枝繁叶茂的绿色仿佛象征了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 保证质量

    在伽师县,像吐逊汗老人这样的家庭很多,他们申请了安居富民补贴后,不少家庭都由于当时经济条件不好借钱、贷款等盖起了新房,住进新房后,他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勤劳致富,不仅还上了欠的建房款,还把家里装修得整齐漂亮。

    据了解,伽师县在总结前几年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三高”、“四不落后”的要求,坚持原址重建为主,集中连片为辅的原则,四年来,原址新建34000余户,集中连片安居富民示范村(点)26个4000余户。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设计几种房屋户型供建房户选择,实现了“一村一户型”或“一片区一户型”,每户都有卫生间、上下水,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了村容村貌。

    此外,伽师县在新房建设中有意识地保留历史印记在传承中发展创新,鼓励建房户将维吾尔民族石膏花纹图案、院落布局、大门装饰及建造形式用于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中。同时,严格按照自治区、地区安居富民办下发的安居富民工程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执行,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房屋当场推倒重建,决不姑息迁就,所造成的损失由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乡镇分管领导、工匠共同承担,切实提高了全县农村房屋建设质量和水平。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切实保证房屋质量,减少建房成本,创造收入,伽师县还组建了安居富民施工队987个,利用冬季农闲时节组织县建设局、安居富民办、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对乡村干部、村镇助理员、建房户及一部分相对稳定、具备初级技能的农村工匠等,分批次进行再培训。

    据统计,现已累计培训本地农村工匠近5万人次,建房户4万余人,管理人员1200余人。工匠经过培训后,取得由县职业技能中心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结合工匠技术特点,合理组建施工队参与安居富民工程建设。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了长期有效的劳动技能,增加了家庭收入,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据估算仅建房劳务费用一项就创造了3亿余元的财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