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援疆医生陈磊:“我没有时间孤独”
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人民医院进行援疆工作的副主任医师陈磊是80后,他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是医院的业务骨干。福海县位于新疆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县里有27个少数民族。
陈磊援疆的时间是一年半,作为独生子,第一次长时间远离家门让陈磊有几分不舍。2015年8月17日,陈磊一早坐飞机从牡丹江启程,两个小时以后在北京落地,接下来从北京到乌鲁木齐,飞行时间长达4个半小时,落地乌鲁木齐后,还有1个小时的飞行才能到达阿勒泰地区,从机场到福海县还需要将近两个小时的汽车行程。这一天,他都在路上。
“到阿勒泰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了,一下飞机突然看到那么蓝的天空,我整个人都醉了,疲惫似乎一扫而空。”陈磊告诉记者,当天阿勒泰地区的领导以及福海县的四套领导班子都来迎接他们这批援疆干部,热情的歌舞、真诚的眼神还有恳切的言语让他感动。对他来说,新的生活开始了。
“我作为医生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陈磊被任命为福海县医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安顿下来后,他马上投入工作,门诊、查房、培训医生和护士,比在牡丹江工作忙碌得多。“他们的需要使我作为医生的价值得到了体现。”陈磊说。
去年8月30日晚上,一些遭遇车祸的伤重病人让陈磊和医院的所有人彻夜未眠。
那天,发生车祸的7座面包车塞进去18个从甘肃到新疆打工的农民工,严重超载。车子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发生侧翻,有18人受伤。18人中,重症的有6人,抢救后直接转入重症监护室,外科有6人,内科有4人,急诊留院观察的有两人。
危急时刻,陈磊发挥了作用。一名女患者的一侧胸骨和肋骨全部骨折,疼痛难忍,已经无法自主呼吸,必须上呼吸机。让陈磊没有想到的是,医院虽然摆放着内地援建的很先进的呼吸机,但是医院里没有一个人会用。陈磊现场操作并对在场的医生、护士进行培训,呼吸机顺利用上了,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大家对这位从东北来的帅小伙儿立刻刮目相看,病人家属流着眼泪要给他跪下磕头。
“福海县医院目前是国家二甲医院,为了评级设立了重症医学科,但科室建立之后长期闲置,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设备没有人会用,我来了以后决心帮助他们把科室建立起来,培养一些后备人才。”陈磊说。
当晚,手术室灯火通明,医生护士一刻也没有停歇。由于有些医嘱护士无法完成,陈磊在这里既干医生的活儿,有时也干护士的活儿,那一晚他是全能型。
下乡开展义诊,学会了用手抓着吃饭
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工作孤独吗?总有亲朋好友这样问他。陈磊笑笑说:“我没有时间孤独。”
周一到周五在医院上班,紧张忙碌,有时值夜班特别辛苦。援疆干部不能自己开车外出,平时只能在居住的小区附近走走。到了周末,他们一般会开车到几百公里以外的牧场和屯进行义诊。哈萨克族人是游牧民族,春天要上山到牧场放牧,快到冬天才回来,义诊时要找病人,主动下去为少数民族兄弟提供服务。
很多义诊都是在牧场里,看病的地方很简陋,有时身边就是牛羊马。
有一次,给一位老人量血压,血压计显示“150/230”,陈磊以为自己看错了,接着量了3遍都是如此。老人说他经常头疼,眼睛迷糊,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严重的高血压,一年也没有检测过一次。陈磊给老人开了药,又通过翻译嘱咐他一定要按时吃药,并给老人详细讲解了高血压的危害。
“每一次外出义诊,我都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尤其是医疗知识的普及在当地还不够,需要更多的当地人投身医疗事业。我也在当地带了4个学生,向他们传授我掌握的医疗知识和基本的保健方法,希望我走后还有人能够接着下来义诊。”陈磊说。据了解,牡丹江市派到福海县援疆的医生共有12名,有5名是半年时间,目前已经到期,有7名是一年半的时间,依然在一线坚守。
陈磊说,外出义诊时,一开始他最不习惯的是吃饭。牧场群众提供的最鲜美的午餐就是手抓饭,他们的手抓饭真正是用手抓着吃的。入乡随俗,也该如此。但是看了一上午的病人后,陈磊总会找个借口跑到厕所,用酒精悄悄地给自己的手消下毒,然后再洗干净,才来用餐。“不敢当面这样做,怕别人看了以为我嫌弃”。
义诊中,当地领导说的一句话让陈磊难忘:“祖国的边境线很长,如果没有居民在那里生活,边境线就是一条线,但如果边境线有国民生活,那就会像一道防线一样,我们的牧民都是巡边员。这些牧民缺医少药,特别需要医生。”
一些牧民被陈磊医治后,病痛缓解,非常感动,下次听说他来会特意送来水果、风干肉,“牧民真的是太淳朴和热情了”。
“新疆有你想象不到的淳朴、安静和热情”
一转眼,陈磊援疆已经大半年。这期间,让他最内疚和痛苦的就是岳母因病离去。
陈磊的爱人是一位高三英语教师,带毕业班,工作很忙,他们的孩子刚刚3岁。陈磊的岳母生病了,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属于陈磊主治范围内的疾病。尽管医院的同事都很照顾老人,急诊手术也进行了,“但是,我觉得如果我在,可能会不一样,我没有为老人尽自己的一份力。”说到此处,陈磊哭了,半天没有在电话里作声。
去年11月中旬,请假被批准后,他匆匆回到家中,和老人见了最后一面。老人去世后,他在家里伤心痛哭,没有想到家里人一直安慰他:“安心去吧,援疆是一辈子也难以遇到的人生大事,家里没事儿,放心吧。”带着一分不舍,陈磊又回到新疆,家人的支持给了他温暖和力量。
在福海,有不少让他难忘的温暖经历。一次周末,他骑自行车到县城周边玩儿,没想到在公路上,自行车爆胎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一下子懵了。他跑到公路上拦汽车,第一次挥手,别人就把车停下,帮着把自行车抬上车。在车上聊天时,一听说是援疆干部,对方马上表示特别感谢:“你们不远万里来这里,太欢迎了!”
陈磊告诉司机和同行者,他所在的福海县医院是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牧民看病如果没有钱,医院可以先垫上,报销了再还。“是的,国家对于我们这里支援力度很大,但一些人不懂得去看病。”司机说。
“新疆有你想象不到的淳朴、安静和热情。”来了将近一年,陈磊几乎迷上新疆了,主要是这里的人特别真诚。
陈磊说,今年植树节,他和同来援疆的同事们在县城周边种下了300棵胡杨树,挖的是70厘米乘70厘米的树坑,手上磨出了水泡,但心里特别高兴。“希望20年后我再来新疆,看看我亲手种下的树。”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