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唐卡画师的非遗传承情怀

01.03.2016  18:31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藏历火猴新年刚过,汉、藏、回、撒拉等民族共居的古城西宁的一间唐卡工作室里,“85后”藏族小伙扎西尖措,正在为自己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十六尊者》的系列唐卡做最后的“开眼”工序。

扎西尖措出生在青海热贡(意为金色河谷,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当地的唐卡、堆绣等藏族传统技艺,因保持色彩艳丽、线条精细的“热贡风格”而颇负盛名。扎西尖措出生的下庄村,是当地的唐卡画师聚集地之一。

十多岁的时候,村里的小伙伴们都在跟村里的艺人学唐卡,因为好奇,我就借来唐卡小样,在地上画。”家庭不富裕的扎西尖措称,自己的唐卡启蒙课是攥着木棍、石子在地上画花鸟等唐卡背景开始的。

扎西尖措的亲戚里不乏唐卡画师,读中学时,扎西尖措跟着亲戚们从基本功练起,在棉布上上胶、打石膏、打磨画布,认颜料、磨颜料、学颜色搭配……

高中毕业,扎西尖措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张作品,一幅《绿度母》,但他却高兴不起来,“跟师傅比起来,勾线、描金、开眼等细节处理上,差距太大”。

2005年,扎西尖措离开家乡,进入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接受现代高校里的唐卡绘画训练,跟随唐卡前辈夏吾才让潜心琢磨,还接触了对自己创作有益的水彩、素描、国画等课程。

一幅好唐卡,让人看到后,要达到亲近、激动而心悦诚服的感觉。”扎西尖措说,比如画绿度母,口中要默念经文,边画,内心也会得到清静,也会积功德。

大学毕业时,扎西尖措以“献给母亲的一朵鲜花”为名,成为学校艺术系第一位办个人唐卡展的毕业生。

据扎西尖措介绍,大学毕业后,自己跟青海省图书馆办唐卡全国巡回展。“一次在宁夏图书馆展览时,人特别多,很多人都说‘人怎么能画得这么好,估计是电脑打印出来的印刷品吧’。”扎西尖措说,很多人都对这种艺术奇葩孤陋寡闻。

前十多年,外地客商纷纷进入藏区“”唐卡,唐卡随即进入拍卖行,市场变得火爆,一些“拿着草图,只管上色”的批量生产的唐卡一度冲击市场,它们不注重唐卡的内涵与精细度,质量出现下滑,没了收藏价值。

扎西尖措认识到,要让自己祖辈传承至今并珍爱有加的唐卡永不“褪色”并发扬光大,就要办展览,要让所有人认识什么才是有品质的唐卡。

对于真正的唐卡,画师要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绘画当中。”扎西尖措说,如果别人请你画一幅唐卡,随便应付了事,即便能挣钱,那下一代怎么办,找不到好唐卡,一些技法也会流失,唐卡本来的内涵都体现不出来,只能变成商品。

到现在,扎西尖措已经在三十多个城市举办展览,或跟团,或个人,“别人都忙着低头画唐卡,我整天忙着跑展览。”他说今年还计划到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参展。

扎西尖措希望成为“专家”,不仅能画唐卡,还能读懂并能把其中的内涵讲给别人听,“我不愿做唐卡画匠,而要成为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