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乃县发现一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迹
史前一万年,在现代人的概念中,是一个原始而荒凉的世界。至今没有发现文字,而谜一般的史前文明有一个段落,沉入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南部半荒漠的戈壁滩下,湮没在萨吾尔山冰碛地貌的岩石之中。
7月29日,探秘新疆的记者从吉木乃县出发,沿着蜿蜒山路,两旁半荒漠化的戈壁,进入萨吾尔山内的草原石城景区。一抹斜阳漠然地注视着这片荒凉之地,带着几分神秘和冷寂。
惊人的跳转:从四千多年前到一万年前
据吉木乃县委宣传部介绍,草原石城内有冰川时代形成的大岩洞——通天洞,内可容纳百人,主洞内套有十余个小洞穴。2014、2015年,新疆考古研究所曾在这个神秘的洞穴内进行前期勘察,并发现了人类早期居住在这个洞穴的证据——在洞口及洞前斜坡采集到夹砂灰陶、红陶片及石杵残件,有打磨过的痕迹。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告诉探秘新疆的记者,当时,这些陶片与切木尔切克文化、阿凡纳谢沃文化同类器物陶片纹饰一致,曾初步认定,该遗址是青铜时代古人类生活居住的遗址,距今四千多年。但随着考古发掘的继续,这个洞穴的秘密更加令人惊奇。
“让人意外的是,最初我们是当做青铜时代的遗址来挖掘的,没想到,在挖掘的过程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石片和石核以及零星木炭颗粒。”于建军说。这意味着该遗址存在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堆积,这里可能在一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活动!这次发现,填补了新疆史前考古的空白。并且这个洞穴一直有人类在使用,可能一直延用到近代。洞穴里面有使用火的痕迹,很可能是烧烤食物留下来的遗迹。
时光的深处:一个洞穴历经万年
一个洞穴,历经万年,不同时代的人们,延续千百年在里面留下足迹,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洞穴?探秘新疆的记者怀着强烈的好奇,走进这个洞穴的挖掘现场,一睹它的神秘。
蓝天、大朵大朵的白云,碧绿起伏的草原山坡,在草原上忽然出现的一群群巨石。就是一群一群的,如高楼般巨大的石头山,各种形状,大多数形状浑圆而奇异。而通天洞,隐藏在一处山谷的巨大石壁上。
走进幽深的通天洞,抬头,洞顶与天相通。顶部的一圈长着些野草,前两天的降雨积水,正滴滴答答从洞顶落下,一股湿湿的凉意袭来。
显然,这个洞穴没有通到天边。但它似乎通往了时光的深处,在它幽凉的洞穴里,远古的人类曾在此繁衍,或许也为生存担忧。
在挖掘现场记者看到,考古现场拉起了工作网,两个考古挖掘坑自内向外错开。洞内的一处考古挖掘坑正在进行。坑大约一米多深,洞穴外侧,有一个标记清楚层位的考古挖掘坑,略浅,工作人员正在对每一层进行详细的照相绘图。
“通常首先挖到1米—2米,也就是没人干扰过的深土层。现在我们挖的是文化层,人类生产生活就都在这个层面上。现在这个洞口(通天洞主洞),和东南侧那个洞口发现一些石器,有一些明显是史前人类打磨过的。”于建军说,挖掘到了石器时代的土层,发现每一点东西都很重要,因为石器时代年代很早,它能保存下来的东西很小、很不容易。这些土需要用三个不同口径的筛子,大中小号,多层筛子筛。
年代相对古老的地层一般位于相对新的地层之下。根据土色、土质,还有包含物,就可以分出他们的层次。
他指着标记好的土层的挖掘坑说道:“上面这大部分属于晚期扰乱的层级,因为它距离草皮底最近,是近现代的人扰动过的。因为近现代的人也来这架火做饭什么的,烧完火就挖土一埋,再用水一冲,把早期层级的东西也会冲出来。到下面发黄的层面,才算进入文化层面,也就是早期铁器时代的层面,在这里面就有一些遗迹出现。”
通天洞穴:神秘人群诸多谜团
挖掘坑内有一些不规则排列的石块,有些有可能是史前人类划分房子之间的一个小的隔断,有些石块可能是类似灶坑的功能。
通天洞的主洞穴内,距离地面稍高的上方还有很多小洞穴,有的洞口是相连的,牧民的狗和人都可以钻进去再从另一个洞口爬出来。
就在前两天,考古队的工作人员从这些小的洞穴挖出了一些农作物后,挖掘被及时叫停了。据于建军判断,这些小的洞穴,极有可能是储藏粮食、庄稼的窖穴。及时叫停是因为得对这些农作物进行采样,需要更精细的挖掘。
考古就是这样一项工作,通过“蛛丝马迹”去复原当时的人类、社会生活状态。在通天洞,这样的“蛛丝马迹”正在不断涌现,通天洞的秘密,以及曾在通天洞里上演过的生活,都正在被不断地拼凑复原。
“这几天,我们挖掘出土了部分兽骨还有人牙。在没有碳酸盐的环境人牙石化的不彻底,这种情况对提取DNA的几率非常高。”于建军说,
这里到底居住的是什么人?是否有可能发现更早期的年代?这些疑问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挖掘、鉴定后方可得出结论。
于建军说,目前,这处洞穴遗址是新疆发现的最早的洞穴遗址,也是新疆首次在洞穴遗址做考古发掘、首次做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这次考古发掘填补了新疆史前考古空白,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爬上对面的山顶,遥望。这些历经冰川时代的石头在向我们诉说什么秘密?通天洞顶的一群野鸽“咕噜噜”倏地跃起,在上方的天空盘旋,久久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