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经营模式开启克州农村经济发展新天地
蓬勃兴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使克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量质齐飞的新跨越。从过去一家一户单打独斗针粗线细难发展,到农村合作社合力奋进,成为推动克州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力。
在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什普什喀村,一家专门从事民族刺绣手工艺品制作销售的专业合作社让人称赞。合作社经营者叫再努尔·提来克,在她的带领下村里很多妇女成功就业,拓宽了收入渠道。
塔什普什喀村属偏远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家家户户收入比较单一。但村里很多妇女都有刺绣技能,而且技术水平比较娴熟。看到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努尔·提来克想到创办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致富,通过村委会和亲戚朋友的帮助,2014年她成立了再努尔·提来克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
现在合作社年产3000套民族特色手工艺刺绣服装,产品销往周边地区,带动了村里27名妇女就业。在再努尔·提来克的带领下,村里靠刺绣脱贫的贫困户达到十多户,而她自己也成为“双培双带”的致富能手,受到了群众认可。
谈起今后的发展思路,再努尔·提来克告诉记者,下一步计划投资300万元,将车间扩建到1000平方米,购置20台绷缝机,争取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就业,帮助她们脱贫致富。
克州地处帕米尔高原,农业和农村经济始终处于“饿不着,富不了”的分散生产经营、自给自足状态。近年来,克州着力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格局,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路、大户带动、多元化协作的合作经营模式,通过磁场效应的牵动吸引力,让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唱主角、挑大梁。按照分工专业化原则,在农业、畜牧业、刺绣、特色林果等领域内分期分批、培育发展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专业化农民合作社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分别采取农牧民自愿入股、合作发展共赢的市场化运作经营新模式。
据克州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克州的专业合作社以农民发起成立居多,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主要表现为传统种植、养殖等“生产型”合作社向农机服务、销售服务、乡村旅游等“服务型”合作社拓展,呈现出综合发展、多渠道增收的态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农业企业与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合模式,合作社上联公司下带农户,既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基地,也为农产品找到了“出路”,为农民致富找到了“门路”。另外,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为促进农牧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
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绿茸园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养殖、种植、初加工及销售等一体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占地700亩,配套消毒室、饲料室、办公室、生活用房等基础设施。合作社主要为农牧民提供牛犊、技术服务、疾病防疫、销售等系列服务,连接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作用,架起农户走向市场的致富桥梁。
为吸引更多养殖户加入到养牛产业,合作社统一购牛,解决买种牛的问题;统一饲养标准,保证牛奶质量;统一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统一产品销售,保证饲养一头牛平均赢利在千元以上。“四统一”所带来的良好效益,推动了当地及周边畜牧业的发展。据合作社负责人买买提努尔·玉山介绍,每年除去饲养成本及扶持贫困户的1000元,合作社可创收纯利润40万元,每个社员增收4000多元。
合作社发挥了规模效应,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收入,还改变了农牧民传统的种养殖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克州不断加强保障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合作社功能,充分调动农牧民积极性,增强合作社的发展活力和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不断加强合作社品牌意识,打造优质品牌,延伸产业链、扩大经营规模,保证合作社产品优质、畅销,让更多农牧民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增收致富。据了解,目前克州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330家。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4家,农产品加工业344个,从业人员3921人。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1个,出口交货值168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