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契机 推动中亚区域地质科技合作  

24.12.2014  20:45

            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305项目办公室),2012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期间,该中心发挥科技优势、地缘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建立了中哈、中吉、中乌科技合作工作站,以上合组织科技合作、阿尔泰区域四国六方、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等合作机制为平台,以地质科技合作为先导,以原有的工作为基础,联合国内的大院、大所、大企业与中亚各国及俄罗斯,在地质领域开展勘探研究、人才培训、科技成果转化、地质跨境研究等合作,引导矿业企业“走出去”。

 

              2014年,中心组织专家出访了哈、乌、塔、吉、土、俄、加、美、蒙古国,  同时接待来访的中亚及俄罗斯专家20余人次。邀请中亚国家及俄罗斯、蒙古国的专家参加了第四届亚欧博览会科技论坛。组织中方专家参加了由蒙古国立大学举办的“蒙古国与周边国家地质问题”国际研讨会,出访了蒙古西部的巴彦乌列盖省、科布多省,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完成中蒙科技合作平台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心与新疆矿业联合会合作,举办俄罗斯西伯利亚科学院、塔吉克斯坦科学院的地质专家同新疆地矿企业技术对接会,新疆20多家矿业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双方探讨了在地质科技前沿开展科技创新、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合作。

 

              中心组织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实施“扎拉夫尚-阿尔宾金铅锌锑银矿集区预测和靶区评价”、“西天山重要成矿带大型矿集区预测和靶区评价”两个国际合作项目,中国专家实地考察了两国的矿点和相关的科研机构,与对方的专家进行了友好的合作交流。协助实施了“中亚矿产资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环巴尔喀什-西准噶尔大型矿集区预测合作研究”项目。上述项目的实施为创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合作项目的示范推广提供了支持,为推动中亚区域地质科技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05项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