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县精准扶贫: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促脱贫

17.02.2016  11:01
  位于昆仑山脚下的叶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全县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49.2%。近年来,叶城县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积极落实好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精准发力,拔穷根子,步履铿锵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小山村的脱贫路

  这几年,叶城县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短平快家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农牧民腰包鼓了,居住环境也大变样。通过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昔日的乡村旧貌换新颜,一幢幢新建的安居富民房格外醒目,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2月3日,记者来到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萨依也尔村,成片的安居富民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柏油路镶嵌在广阔的田野里,饮水安全工程将一股股清洁的自来水引到了农户家中,标准化的暖棚圈舍随处可见,和昔日的老萨依也尔村判若两重天。

  “我们村通过政府的扶贫项目盖了新房子,政府给我们解决了水电问题,还给每户分了7只至10只扶贫羊,通过养羊和发展林果业,村里80%的人实现了脱贫,剩下的贫困户,再有两年都可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了。”萨依也尔村党支部书记艾买提·依明说。

  2015年,萨依也尔村农民阿布都拉·帕沙享受了国家扶贫专项资金,新建了80平方米的安居房,新修了牲畜棚圈,又领到了政府发放的扶贫羊。“以前我们住的房子是土坯房。政府帮助我们盖起了新房,免费给我们安装了水、电设备、还在村里修了水泥路并安装上了路灯。入冬前我和村民都搬进了新房,现在外面再冷家里也很暖和,今年这个冬天我们村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小核桃做出大文章

  叶城县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大胆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在资金上扶持群众创业,引领大家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如今,走在叶城县乡村田间,连片的各种林果树,成为叶城县美丽乡村的风景线。2015年,叶城县核桃总产达到10.8万吨,40万亩的核桃树俨然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叶城县铁提乡巴什托普克村村民马晓军是叶城出了名的核桃高产大户,因为懂技术、善管理,在2015年叶城县第九届核桃采摘节上,马小军荣获核桃状元奖称号。

  马小军告诉记者,2105年他家的254亩核桃,平均亩产量达到400公斤,一亩可以卖到大约13000元,每年的核桃收入都在上百万元。

  叶城县果农在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支持下,通过科学管护,林果产量稳步提升,昔日偏僻的山村也都成为各地客商争先抢购林果的“香钵钵”。

  叶城县萨依巴格乡的农民艾合买提·麦麦提告诉记者,他家种的20亩核桃每年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由于叶城的核桃名气大,他和村民组成了核桃销售合作社,由他组织收购村民的核桃,寻找买家。每年他们合作社的核桃都能卖上好价钱,村民的腰包也一年比一年鼓。

  小核桃在叶城县做出了大文章,如今的叶城县农民一提起核桃,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脱贫致富的故事。

   就近就业显成效

  “在自己家门口一年能挣上万元,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叶城县柯克亚乡雪菊、玛卡种植户布买热木·亚库甫说。叶城县因地制宜引导山区农牧民发展高原雪菊和玛卡种植,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布买热木不仅还清了欠债和贷款,还成为了柯克亚乡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通过乡干部的努力和帮助,我与叶城县旭逸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圆了我的就业梦,现在每个月收入近3000元。”叶城县伯西热克乡巴格艾日克村村民努尔比亚木·阿不都克日木对记者说。

  2015年以来,叶城县针对贫困家庭和人口,开展各种技能培训1200余场次,培养农村种植、养殖技术能手和建筑行业、机械操作维修等能工巧匠近万人;启动“万名青年创业”行动,以“十小工程”(小代购、小超市、小理发店、小澡堂、小修理铺、小刺绣、小养殖、小餐厅、小电商、小建筑队)为抓手,力求从源头上拔掉“穷根”,引领农村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自主创业,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时期,叶城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3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33个,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建档立卡时的38073户、143325人减少到2015年年底的28437户、102655人,贫困村由171个减少到154个,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0396元,较2010年增加6246元,翻了一番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