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资源壁垒 区域一体发展 ——广东省东莞市水乡经济区调研报告

23.10.2015  12:50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调研小分队

  东莞水乡,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西北部,地处珠三角中心腹地,包括虎门港、道滘、望牛墩、麻涌等10镇1港。区域面积51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常住人口约160万人。

  这一地区曾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交通不便、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等多种因素影响,逐渐成为东莞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不但生产生活环境恶化,且环境容量逼近极限,承载能力不断下降。

  面对发展困境,2013年以来,东莞市以主体功能区划思维加强资源要素整合,统筹水乡地区10镇1港,设立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大力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区域“产业+生态”协调发展。

  打破壁垒,实现区域发展一盘棋

  各镇街相对独立,“自下而上”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对东莞早期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镇域经济过于“碎片化”的弊端逐渐凸显。

  尤其在水乡地区,一段时期以来,镇街之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资出现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让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水乡要想发展,必须跳出镇街各自为政的窠臼,打破各类资源壁垒,在更大范围内去统筹资源,变镇域经济为区域发展“一盘棋”。

  2013年以来,随着《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2030年)》等政策文件先后出台及水乡经济区管委会的成立,水乡地区10镇1港的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快速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资源配置逐渐从行政区配置向经济区整体配置转变,资源配置效益逐渐实现最大化。

  串联麻涌、洪梅、望牛墩等5个镇街的水乡大道打通了几个各镇街之间的交通梗阻,大大拉近了水乡片区与广州、东莞城区的距离;

  道滘、洪梅和望牛墩3个镇街分别划出地盘组建水乡新城,新城土地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设;

  环境综合治理上加强镇际联防联控及流域协同治理,在全市实施“河长制”的基础上,各镇街还将相应建立“涌长制”,由主要领导担任内河涌“涌长”。

  “区域一盘棋”实现了水乡地区发展模式从粗放分散向集约有序转变,资源配置从行政区配置向经济区整体配置转变,产业形态从“小、散、弱”向“大、聚、强”转变,空间布局从自然生长向规划引领转变,管理体制从镇街各自为政向区域统筹管理转变。

  “在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为了避免同质化,东莞市从规划层面明确了各镇街的发展方向,引导各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东莞市水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各镇街在发展过程中会盲目求全,现在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大家逐渐摒弃了狭隘的区域意识,主动进行自我调整,找准定位,同时做好优势互补,尽量减少一体化的决策和实践冗余。以水乡经济区为整体,积极参与到全市的经济发展、市场竞争中去。

  整治引退“两高一低”,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水乡片区因为水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成为了东莞电镀、造纸等“两高一低”企业主要集聚区。

  根据东莞市环保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区域内企业产生的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排放总量的83.6%、84.8%、81.2%、67.2%和48%,能耗约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能耗的38%。

  2014年9月起,水乡经济区从整治引退“两高一低”企业入手,开展污染企业整治,推动实现环境质量改善。

  2015年,水乡经济区共有101家“两高一低”企业纳入退出计划,包括造纸54家、漂染20家、电镀4家、印花洗水19家、化工两家、制革1家、木片加工1家。目前,造纸企业中有53家已停产,47家非造纸企业中,29家已经关闭或取消污染工序。

  54家造纸企业的退出,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量133.6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6624吨、氨氮209.2吨、二氧化硫15398.1吨、氮氧化物6581.7吨,分别占东莞市“十二五”减排任务的20.2%、4.1%、37.95%、11.08%。

  除了清退“两高一低”企业,2013年以来,东莞还大力开展水环境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了河涌截污、城市截污管网改造扩建工程和内河涌整治等治理项目。同时,还建设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生态项目。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东莞市的SO2、NO2、PM10、PM2.5平均浓度值比2014年同期分别下降31.6%、25%、16.4%、23.4%。麻涌水道、淡水河、道滘水道、东莞水道等主要河道水质均有所改善。

  两年前,麻涌镇马滘河流域、华阳湖湿地一带是工业污染的“重灾区”,沿岸的电镀、化工企业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涌的情况时有发生。

  2014年以来,在市政府水乡环境治理资金支持下,麻涌镇投入逾千万元开展马滘河环境整治项目。

  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理,马滘河、华阳湖湿地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死水”变成了“清流”,还成为麻涌著名的生态观光景点之一。“国庆长假期间,我们打造的‘乡村旅游节’吸引了近15万人次的游客。”麻涌镇环保分局局长蔡伟根说。

  在东莞水乡,与麻涌马滘河一样实现生态环境有效整治的镇街不在少数。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转型提供动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整个水乡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效应,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避免了水乡地区陷入‘有生态无产业’、‘有产业无生态’的怪圈。”东莞市水乡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水乡地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是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业等。

  沿珠江口狮子洋南下,新沙-麻涌临港产业基地、沙田海洋新兴产业基地、虎门港综合保税物流基地依次布局,临港产业集聚效应初显。而这些看似粗线条的产业集群基地,背后却不乏绿色发展、生态港湾的和谐元素。

  繁忙的虎门港吊臂起落、百舸争流,港区背后几公里处的穗丰年水道却平静地蜿蜒流淌,两旁芦苇繁茂,一派田园美景。崭新的渔民安置房栋栋矗立岸边,疍家的渔船停在屋前,但渔民大多已洗脚上岸,服务港湾的生态旅游发展。

  “如果是卖地建工厂,动作可以很快。但我们要把土地保护起来,把这里建成生态港湾新城的亮点。”虎门港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这条14公里的水道将打造成疍家生态文化长廊,融生态保护、文化展示及体育休闲于一体,食品、龙舟、海产……每一个村都有它的旅游文化亮点,成为东莞市重点打造的水乡十大特色发展示范片区之一。

  “东莞水乡具有较完备的水乡旅游发展六大要素,即水景、乡貌、民俗文化、节庆、美食、配套,完全可以打出岭南水乡的旅游品牌。”水乡地区旅游规划专家组组长、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才表示。

  除了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业、生态观光农业之外,随着水乡经济区总体生态环境好转、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导向与配套完善,大企业、好项目纷至沓来。不少镇街领导表示,尽管准入门槛提高了,但一些优质企业反而更愿意在水乡投资落户。

  今年上半年,麻涌镇与15个优质电商项目接连签约,签约额达到208亿元。签约企业中,不乏京东商城、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等电商行业巨擘。

  “除了麻涌既有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对电商企业的落户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蔡伟根说。

  据东莞官方数据统计,2014年7月至今年4月,水乡经济区新签约启动一批、动工建设一批,以及竣工投产一批等“三个一批”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合计共72个,总投资额524.38亿元。其中,新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额140.95亿元;动工建设项目38个,总投资额297.5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6个,总投资额 85.93亿元。

  在“三个一批”项目中,产业类项目有64个。项目类别涵盖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装备制造、都市农业、农副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其中,世界 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额98.44亿元。此外,有17个项目已列入省、市重大项目,总投资额243.74亿元;吸引了中粮广东粮油产业园、广东中集车辆物流园、“亚洲云”中国总部基地、华平电子商务华南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据预计,“三个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产生税收约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