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预防自救,影视作品不能失语
◆张春燕
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但一旦灾害来临,地震、飓风、海难、不明病毒、火山爆发、天气异变……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立即显得脆弱不堪,鲜活的生命也纷纷凋零。环境污染、过度开发更是加剧了自然的狂暴。所有人都拒绝灾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逃避对灾难的思索。因为只有思索,才能预防、才能警醒,才能在无情的灾难面前自救,获得新生。
自“9·11事件”以后,美国人对灾难的理解有了切肤之痛。从纪录片到影视作品,美国拍摄了大量灾难来临如何自救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电视台、院线,渗透危机意识,普及各种自救知识,教会人们如何保全自己,能在灾难到来时及时逃生。
在火山、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的日本,关于自救的纪录片和专题片更是品类繁多、事无巨细。NHK电视台曾经制作了多个关于地震自救的纪录片,教授民众如何在官方救援尚未到位或难以到位的情况下,通过社区互助救援、居民检伤分类等方式,有效开展自救活动,赢得更多的求生机会。
这些灾难自救类影视作品都有共同的特征。一是对灾难事件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比如遭遇地震、海啸、火灾、飓风、劫机等情况下该如何应对,让观者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地搜索知识。二是强调节目的可看性。结合主持人知识讲述、亲身示范、现场模拟,直接给予观者指引。比如,在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末日生存者》节目中,甚至还设置了比赛环节,实拍体验者如何自救,最后由专家点评。三是权威性。大部分讲述者都是相关领域专家,确保知识准确性。亲身示范的主持人甚至还来自军营、特种部队,身手了得,使节目更有可看性。
反观国内,每次发生重大灾难事故后,都会引发人们对此类事故中自救行为的关注。然而,绝大多数老百姓对火灾、爆炸、地震等灾害的自救知识依然匮乏。自救知识大多是通过报刊、书籍或科普自媒体完成,相对零散不系统且不权威。通过影视作品、公益广告传达的相关知识很少。可以说,在履行知识传播的公共职能问题上,我国的影视作品仍处于失语状态。
从我国发生的地震、泥石流灾难,到不久前三峡东方号沉船和现如今的天津港爆炸事件,人们对自救知识的需求已经相当旺盛。
央视多年前拍摄过科教片《校园地震逃生与自救》、安全自救系列剧《为生命护航》等自救知识的影视作品。然而,这些作品并未特别宣传推广,播放也不在黄金时段。更为诟病的是,制作比较粗糙,可看性不高,因此观众关注度也不够。
去年,央视曾编译播出了《灾难中求生》的部分内容,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推介,导致作品反响平平。另外,在真实的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也未见电视台“趁热打铁”,借民众对灾难的集中关注,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宣传,错失有效传播的良机。
大众媒体担负有普及知识、传播科学的使命。综观目前的影视作品,无不被商业导向的综艺片、IP剧集垄断,连电影中也罕见反思灾难的身影,更不用提自救等科普元素。
其实,除纪录片和专题片外,优秀的虚构影视作品也可以普及自救知识。在美国好莱坞商业大片《末日崩塌》中,女主角正是通过当消防员的父亲教授的逃生知识,才顺利地在大地震来临时保护了自己,直到获得救援。影片中的逃生知识,让许多国内观众耳目一新。观影时,观众不禁发出“原来可以这样做”的感叹,这恰好说明我们的影视作品传播自救知识是多么匮乏。
灾难片类型在好莱坞相当成熟,比如《2012》、《后天》、《龙卷风》等作品都是反思灾难的。尽管是虚构创作,却十分注重对自救行为的正确呈现,同时努力传达人与人之间互救、互助的人道精神。相比纪录片,流行影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更显著,因而创作者更要重视和珍视自己的力量,令其更加有益。
灾难频发之际,呼唤对自救知识的普及,媒体理应行动起来,发挥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