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农机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1.09.2015  10:48

县级农机学校是培养农机驾驶操作、使用维修销售人员的基地。县级农机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是农机学校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师的理念、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学员的学习质量,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农机操作人员、农机使用技术、农业机械维修能手,农机学校只有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备一个很好的办学条件。
      随着农业机械化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和在农机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的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稳定。这些事故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深重课题。
        发生农机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农机驾驶员整体素质不高,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和安全知识缺乏。而农机驾驶员的素质又与驾驶员培训有着必然的联系。农机驾驶员教师作为驾驶员的启蒙老师,是落实驾驶员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实践者,是构筑农机安全操作第一道防线的主力军,农机理论教师和教练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农机驾驶员安全操作的整个过程。因此,农机校教师应具备下列基本素质:
    一、要有一定的教学计划
        农机化技术学校要严格农机培训管理,农机校教师按照农业部《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小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制定教学日程,授课老师要严格按照农机校安排的教学日程,按教学大纲的内容,制定出授课计划,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培训内容注重实际、实效、实用。
        二、要有一定的教学办法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教师和学员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要讲好一节课,就必须做好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教案是课堂讲的课的基础,农机培训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教材规定的全部内容,还要广泛翻阅参考资料,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使内容更加完善。(1)农机校教师要在讲课前,安排好教学步骤,考虑好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每一活动,如:开关、中间,结尾分别怎样讲等。(2)要让学员明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本身和学员情况,有问题当堂解决。 (3)了解学员情况,加强情感教育。 由于参加培训的学员的大部分是农民和牧民,年龄悬殊大,文化程度不一样,理解能力和实践经验不同,社会观念复杂,生活条件和民族习惯等方面差距大,所以在开学报到时,农机培训教师要调查了解学员的想法和要求,以便考虑如何教学。(4)教师要热爱学生,要富有爱心,充分认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员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学员交朋友,要结合讲课,提问、谈话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帮助引导,认真听取学员对教学工作的反应和意见,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多方面帮助和指导,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三、要有爱岗敬业素质
      爱岗敬业是我们每个职业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把每一项事情做好,作为一名农机校教师也不另外。能否出色地履行自己相关岗位职责和义务,主要取决于他对农机这一事业所抱有的态度与情感,看你是否热爱教练员这一事业,只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能把工作做的漂亮,干的出色。
        四、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品质
      行为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勤教廉洁是对每位农机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教练员的道德风范,衣冠谈吐,每时每刻都感染熏陶学员,对学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现在有的教练员,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开车不文明,动作失规范,对学员漠不关心等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败坏了培训风气,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做为教练员必须做到自重、自省、自励、自警,以自身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做一名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五、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
        农机校教师工作是一门很强的专业技术工作,农机校教师不仅仅限于利用传统的教育办法,还要有丰富的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勤教、会教、操作精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俗话说:要给学员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一名教师,如果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水平不扎实,就很难履行本职工作,即使是做起工作来也是束手无策,很难顺利开展工作。因此,农机校教师要胜任本职工作,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有关的交通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