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县着力构建“四个平台” 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2015年,玛纳斯县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通过构建“四个平台”,努力改善残疾人生产和发展状况,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缩短残疾人生活水平和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为残疾人同步实现小康奠定基础。
一、构建增收平台。根据就业培训计划和残疾人需求,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各类残疾人培训,利用“科技之冬”培训残疾人213人;举办1期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班和2期计算机网络就业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39人;选送33名残疾人参加区、州残联举办的残疾人网络创业、中式面点、苗木栽培技能等培训班。通过各类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率。上半年完成安置残疾人就业46人,其中:按比例就业12人,集中就业4人,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11人,灵活就业和居家就业18人,社区就业1人。建立了残疾人网络就业培训基地。在一楼腾出一间面积大、光线和通风好的房间,建立了残疾人网络就业培训基地,配备电脑30台。同时,通过与哈尔滨亿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出微机操作进行数据信息录入的新 就业模式 ,第前两期残疾人已开始接单就业。通过最大限度的发挥基地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功能,为增强残疾人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构建起坚实平台,同时也开辟了我县残疾人就业的新领域,
二、构建扶助平台。残联、村级党组织通过开展摸底调查,将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从事相对稳定的生产发展项目的贫困残疾人户,按照要求和标准逐户逐人进行登记筛选,确定帮扶对象30户,给予每户2000元的帮扶资金。与此同时,作为扶残助残支援站服务站,也号召社会各界中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扶残助,先后开展了“爱我家乡•爱我凤城”一日游活动、“免费理发献爱心”活动、“六·一”、“慈善一日捐”等活动通过以上活动动员和号召全社会都来奉献一份爱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三、构建康复平台。为使康复中心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引进了县医院康复门诊,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康复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加强了县残疾人康复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筹措经费10多万元为一楼康复功能区增加成人、儿童康复器材16件,并配合针灸、拔罐、中频等中医理疗项目,将传统医疗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满足了各类训练人员全方位的训练需求,训练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现在每天到残疾人康复中心参加康复训练的成人多达30人,月训练达600人次。通过开设音乐课、手工课、美术课、户外参观课,训练孩子们认知、感知、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充分挖掘了孩子的潜在智能,提升了培智训练效果,科学、规范、有序的训练,确保了康复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加强乡镇场站残疾人康复站建设。目前,全县已建起康复站14个,实现了康复站与乡镇卫生院的结合,使志愿服务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残疾人家庭。为方便肢体残疾人就近就地开展功能训练提供便利,县残联还为9个辅助器具租借站配备残疾人常用的辅具平均60件,极大的方便了基层残疾人,提高了辅具的使用率。
四、构建服务平台。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上半年共接待来信来访42件次,处结率、满意率均达100%。上半年,全县没有发生一起涉残重大事件和残疾人赴自治区越级集体上访案件,较好的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玛纳斯县残联 郭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