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村妇代会主任自办林果技术培训班

20.11.2014  17:06

  64岁的妮沙汗·牙生是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库代力克村的妇代会主任,也是县人大代表,依靠勤劳致富的她,自己办起了林果技术培训班。

  近日,记者走进她家院子,看到她正在给村民们讲怎么样把葡萄挑出来装进箱子里。看见有人来了,她丢下手中的葡萄,几分钟的工夫,一壶茶和十来盘点心就摆上了桌;她又一阵风似的到了厨房,一会儿一大盘羊肉又摆到了大家面前。

  “你太能干了,动作这么快。”大家夸道。

  她说:“这算啥,我现在老了……”

  她的能干,在整个博斯腾湖乡都有些名气。上世纪80年代初,到南山的第一代拓荒者大都是大男人。但她和丈夫带领全家老少,赶着牛羊、带着干粮进驻了南山。

  令大家佩服的是,她比有些男人还能干。在第一年棉花出苗期,棉花苗遭遇大风,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在意识到防护林的重要性后,她开始带领全家老少投入到了漫长而艰苦的植树造林中,打水井、建水囤、修水道、挖坑栽树、到科研所及有关技术部门请人才、学技术、引项目……她的皮肤晒脱了一层又一层,手上的血泡打了一串又一串,人也瘦了一圈又一圈。如今,沙丘下的速生杨,田间地头、庭前院后那一排排白杨树、青杨树、沙枣树以及葡萄、苹果树,都是她辛勤劳动的见证。

  现在,她家的地是一块绿洲,防护林像卫兵护着棉田,葡萄、苹果树、香梨树、红枣树、核桃树等不仅将风沙挡住,每年的效益也达到1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经济和效益并举。

  现在,她家有农田500亩、果园100余亩、播种机1部、55型拖拉机1辆,年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她还是远近闻名的种养大户,获得了自治区“三八绿色奖章”,2006年还获得“感动巴州的女性”称号。

  她的日子好起来了,没有忘记同村的村民们。她在自家举办起林果种植技术培训班,组织全乡妇女到自己田间地头实地参观学习,并无偿为她们提供种苗。

  经她的培训,现在南山地区已有5名妇女发展林果业且初具规模。妮沙汗·牙生信心十足地说,她正在筹划在林间试种小麦、畜牧用饲草以及无公害蔬菜等作物,如果成功,将是一种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势必带动更多妇女走上富裕之路。

  受博斯腾湖湖水上涨的影响,博湖县安置了一部分受灾的汉族群众在库代力克村落户。妮沙汗·牙生自己花钱购买面粉、清油送到灾民家中,并先后为受灾群众捐赠了3000多棵果树苗,捐款达5000余元。“我们不要分民族,大家都是兄弟姐妹,遇到难关大家一块儿扛,总会过去的。”妮沙汗·牙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