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精河县工作组与群众心连心

02.09.2014  16:08
  

  住新疆博州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农三队工作组由精河县疾控中心、精河县妇联五位同志组成,住村以来,工作组积极推进“访惠聚”工作,与百姓心连心,打成一片。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8月18日下午,记者还未走进八家户农场农三队文化大院,时下最火的《小苹果》歌曲就传到了耳边。走进一看,20多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伴着欢快的音乐整齐地跳着广场舞,旁边还有几位家长拿着手机给孩子录像。一曲《小苹果》结束,孩子们又跳起了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

  “这个暑假,老师教我们各种民族舞,还教我们英语、汉语,辅导我们功课,带我们参观科技馆,挺好的。”休息时间,哈萨克族女孩阿合角丽太·巴扎尔别克告诉记者,以前放暑假除了做作业,就是一个人在家里玩,这个暑假参加了“爱心小课堂”,不仅作业做完了,还交了几个汉族和回族朋友。

  7月份,中小学生开始放暑假,工作组充分利用队里的文化室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吸引32名学生报名上课。“爱心小课堂”老师由住队工作组干部、返乡大学生、巾帼志愿者担任,开设了舞蹈、绘画、手工制作等兴趣培训和安全防范、民族团结意教育,并辅导孩子们的假期作业。

  “刚开始我们一周上两次课,后来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来上课,我们现在是每天都上课。”工作组成员、“爱心小课堂”老师乌兰说。

  6月初,工作组走访哈萨克族村民阿曼别克·艾不肯家时,了解到他2岁半的女儿出生时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妻子因无法接受如此大的打击,自杀身亡。2013年9月,阿曼别克又出了车祸,造成左侧头盖骨部分缺失,从此无法劳动。他带着女儿与父母一起生活,自己没有耕地,仅靠父亲每月800元退休工资维持生活,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无法治疗女儿和自己的疾病。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帮助他申请了低保。

  为了帮助这个家庭摆脱困境,工作组目前正在帮助阿曼别克筹集3万元头盖骨修复手术费。“阿曼别克还年轻,只有28岁,是孩子的父亲,也是老人的孩子,这个家还要靠他。做完手术,他还能出去打工,这个家会慢慢好起来。”新疆博州工作组组长、精河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国健说。

  为帮助更多的困难户,2014年3月份,新疆博州精河县疾控中心、精河县妇联所有党员干部带着价值上万元的慰问品与队上44户困难群众结成亲戚,努力帮助困难户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