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援疆干部为伊宁县修路 80次冒险翻越天山

27.09.2016  02:35

  9月中旬,新疆天山深处的科古尔琴山比外界更早感知秋天的到来。草原上,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仿若一根金丝带,在高山之巅蜿蜒绵亘,映衬着天山之美。这条“草原天路”的开拓者,就是一群从东部沿海的南通,远涉4000多公里前往伊宁县的援疆者。他们一次次翻山越岭、涉水远足,只为让天山更美。

   为修路,他80次冒险翻越天山

  托乎拉苏,哈萨克语意为“直直地穿越”。可游客要穿越到这里,领略高山林地、草原峡谷之美,并非易事。且不说从伊宁县城到景区的路崎岖陡峭,就是到了景区大门,离风景最美的五媳妇沟,还有18公里。此前只有一条颠簸起伏的牧道。路难行,曾让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望之却步。“路不好走,景色再美,也影响旅游的心情。”南通援疆干部唐炜说。

  唐炜是为景区修一条新路的业主方代表。这18公里路是“交钥匙”工程,3000多万投资全部来自南通。路不长,工程量也不算大。可说起两年来修路的心酸,唐炜的心情就像他脚下的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新路的起点在托乎拉苏景区大门,终点在景区内的五媳妇沟。从伊宁县到景区,虽然只有70多公里,但要翻越天山的数十个大小山头,车轮刚驶过沟壑,接下来就是急弯;躲过了峭壁,还要涉险走过悬崖。这对走惯了平原的唐炜来说,每一趟都走的提心吊胆。有时看到翻落山下的车辆遗骸,他也为自己捏把汗。这样险象环生的行程,从县城到工地,来回一趟就要颠簸4个多小时。

  道路修建始于2014年春天。当时积雪还未消融,南通援疆干部就急匆匆地奔向托乎拉苏,进行工程勘察。没想到走到半路,车胎就被扎破。山里没信号,求救无门,唐炜等人只能在冰天雪地里自己动手,换胎修车。两年来,为了景区修路,这样的艰辛跋涉,仅唐炜一人就跑了不下80趟。

   黄金线路开通,助力当地申报5A级景区

  有了路,如何让草原生金?南通援疆干部又动起了脑筋。去年6月7日凌晨,南通到伊犁的首趟旅游专列,满载700多名游客抵达伊宁县。目前旅游专列已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定期开行。一辆辆大巴将游客送进草原,为新疆开辟出又一条黄金线路。负责旅游援疆的南通干部吴明宏说,托乎拉苏草原,成为夏季每趟专列游客的必到景点。“目前,景区正在申报5A级风景区。”吴明宏说。

  路,雕琢着天山的外在美,而南通援疆干部还在许多方面修饰出新疆的另一种美。

  援疆教师周云旗担任校长的伊宁县二中,去年已有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成为伊宁县历史上考取北大清华的第一人;援疆医生顾留根为伊宁县医院创办了全县第一个消化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援疆不易,远离故乡和亲人,但他们也收获着别样的精神财富。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