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师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18.12.2015  11:07

  说起近5年的城镇化建设,十二师职工群众感受颇深:楼变高了、环境变好了、道路变宽了……一个个美丽嬗变让人惊艳不已。

  这5年,十二师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打造乌鲁木齐市重要的产业承载区、城市功能扩展区、兵地融合示范区,为率先实现‘城镇美、职工富、素质高’,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城镇布局不断优化

  走城镇化道路,是十二师长期发展的战略导向和持久动力,也是十二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十二师积极落实兵团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编制完成了《十二师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了各团场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各产业带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带专项规划,六大板块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团场城镇职工住房条件及道路、水、电、暖、气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社区综合服务条件得到提升,城镇化率达78%。

  5年间,十二师五一农场、三坪农场、头屯河农场围绕“区域协同”,将27个连队的职工群众全部搬迁至团场保障房小区;十二师依托兵团乌鲁木齐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新疆恒汇机电城、新疆天恒基国际汽车文化城、新疆九鼎国际重工汽车城、新疆宝新恒源物流园、兵团国际物流园等6大市场平台,构建现代物流格局,促进了周边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发展;以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和西山大学城为载体,整合西山农牧场和一○四团优势资源,努力打造西山片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师部区域以“丝路环球港项目”为平台,加快集居住、商务、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师部区域城市商贸综合体建设。

   产城融合,相互支撑,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两年前,西山农牧场职工聂文涛结束了四处打工的生活,在离家两公里的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新疆希望爱登堡电梯有限公司找了份工作,每月底薪可以拿到3400元。

  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是十二师为支撑城镇化发展,实施产城融合发展项目之一,距西山农牧场两公里左右,30多家企业入驻该园区让农场的职工多元增收有了更多选择。

  新疆农业大学科技学院、新疆教育学院新校区落户西山农牧场的利好消息,让该场的职工群众对今后的增收充满了信心。在西山农牧场开饭店的任吉平说,流动人口多了,买东西的人就多了,生意就会越来越红火。西山农牧场的产城融合是十二师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5年来,十二师切实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园区、团场城镇功能区、连队转型发展区的合理布局、合理分工、梯次发展,通过“三区”联动发展,推进区域产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围绕提高城镇功能品位和职工生活品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和旅游业,积极鼓励扶持兴办医疗、家政、托幼、养老、维修、文体、休闲等城镇社区服务业,培育发展新业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增强了二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力,“工业重镇”“商贸大镇”“旅游名镇”初见雏形。

  在城镇化建设中,十二师各团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发展都市旅游项目。如今,头屯河农场“开心农场”旅游项目、三坪农场花卉产业园项目、五一农场“芦苇花田”渔家乐旅游项目、一○四老君庙旅游区、九龙生态园旅游区、哈萨克风情园和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等,联合推出了魅力西山游、生命公园游、农业观光游、民俗文化游和郊野休闲游等 5 条精品旅游线路。二二一团建成的山北万亩葡萄园、杏园、枣园、苹果园旅游景点,也成了节假日游客的好去处。

   完善功能,贴心服务,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说起如今在社区的幸福生活,家住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二二二团的退休职工牛咏萍充满了自豪,她说,小区有树、草、流水、喷泉、花廊、别墅,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如今,冰湖园小区绿化面积已达到60%。

  5年来,十二师各团场职工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城镇水、电、暖、通讯、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镇社会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职工群众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二师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组建了屯坪巴士公交公司,建设公交车停车保养场和首末站,让职工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组建天恒基水务公司,改扩建供水厂,加快城镇供水管网建设,十二师城镇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快排水管网建设,城镇污水管网收集率达100%,集中处理率达90%。各团场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垃圾收集、转运、周转站,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5%,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道路照明主干道亮灯率达95%。

  如今,十二师正朝着“凡涉及职工个人诉求事项都能够在社区解决,凡涉及服务职工个人事项都能够在社区完成”的社区发展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