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冬节俭办会打出组合拳
十三冬节俭办会打出组合拳
编者按:办一个大型的体育赛事,资金的投入是相当大的。节俭的意识,在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十三冬有哪些出彩的节俭措施。其中有一条,十三冬组委会多方和其他市场主体合作,寻求企业加盟,像承办此次雪上项目赛事的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和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都是民营企业投资运营的滑雪场。今天《我和十三冬》栏目介绍的正是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的经营者李建宏,去看看他顶着十年亏损的压力依然不改初衷经营滑雪场的故事,去感受他对新疆冰雪运动的热爱,对新疆冰雪产业的信心,感受他因为十三冬带来的机遇而有的振奋。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加孜拉·泥斯拜克报道)近期,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福州市执委会向十三冬组委会的主新闻中心捐赠了包含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彩电、办公桌椅、打印机等27类物品。事实上,节俭这一主旨贯穿了筹备十三冬的整个过程,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本届冬运会有哪些出彩的节俭举措。这是十三冬节俭办会的体现。
场馆建设节约资金
承担本次大赛冰上项目的自治区冰上运动中心包括速滑馆、冰球馆、短道花样馆、冰壶馆、媒体中心、运动员公寓和动力中心等部分,俯瞰犹如一朵绽放的雪莲花,但这是一朵节俭的雪莲。原来的规划是要建设一个冰球馆,秉持节俭办会的原则,场馆建设在满足全国冬运会比赛需求的同时,进行了资源整合,将短道速滑馆副馆,也就是训练馆改成冰壶馆,将原来规划设计中的冰壶馆改成了冰球馆,这至少节省了1亿元的项目资金。同时,场馆建设还充分利用自然山形,节约预算成本。在个别赛事如越野滑雪赛道充分利用现有山形,自然开凿雪道,不刻意建设新雪道,节约6000万元项目资金。此外,由于新建跳台滑雪项目需要投入近亿元,但利用率却不是很高,因而本届冬运会新疆没有新建跳台滑雪场地,而是利用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举办,这也为十三冬场馆建设节省了不少费用。
多方合作减少开支
十三冬组委会秉承“能借不租、能租不买”的原则,不仅和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福州市执委会合作,受捐赠大赛所需物资,还和国内外一些设备租赁公司合作,租用大赛所需器材,比如雪上项目所需的计时计分系统,这些器材价格昂贵且再利用率不高,因而十三冬组委会选择向外租赁来节省开支。
除此之外,筹备本次冬运会,十三冬组委会不仅仅靠政府支持,还多方和其他市场主体合作,寻求企业加盟,像承办此次雪上项目赛事的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和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都是民营企业投资运营的滑雪场,这样互惠互利的模式也为本次大赛减少了许多开支。十三冬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李光明认为这也是在筹备十三冬过程中,适应经济“新常态”,带动新疆冬季旅游,发展实业的举措。
十三冬,是全新疆人的盛事,没有旁观者。同样秉承节俭高效办赛的原则,十三冬组委会与自治区54个厅局单位协商,将54个代表团的接待任务分配给了自治区54个厅局单位,大大减少了十三冬组委会资金的支出。另外,十三冬开幕式表演也是本次冬运会节俭办会的一大亮点。为了节省开支,十三冬组委会没有选择将开幕式的策划与表演外包给内地制作公司,而是大量使用新疆当地演职人员,同时吸收一部分国内优秀的编导与作词作曲家,使得本次开幕式表演使用的资金不到原计划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