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冬”创造四个“最”

31.01.2016  11:30
              “十三冬”将以精彩成功、开放共享、平安欢乐的鲜明特色和浓郁的冰雪文化,载入我国体育事业和新疆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发展的史册,留下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1月30日,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高志丹这样评价本届冬运会。
          作为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十三冬”可用四个“”字来盘点。
          ●最精彩的比赛
          在52个代表团中,获得奖牌和名次的代表团数量大幅度增加,展现了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新格局。比赛中创造了一批可喜的成绩。有2人2次超1项世界纪录,3人3次创3项全国纪录,1人1次创1项全国青年纪录。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项目的部分小项成绩已超过或接近世界水平;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滑雪U型场地等项目整体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处于世界水平;花样滑冰、冰球、冰壶项目在政府引导、依托社会的后备人才培养成效上初步显现。
          ●最热情的观众
          “给落后者鼓掌,为获胜者欢呼,我觉得这是新疆人民因为热爱和懂得短道速滑这个项目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解放军队教练苏晓华说,这一举动也让来自不同省市的运动员心里暖暖的。
          “开赛仅两天,冬运会所有比赛门票售罄,热点比赛场场爆满。”组委会副主任、自治区副主席田文说,据不完全统计,开幕式和比赛期间,前往各赛场的观众达到10万人次以上。更为可贵的是,现场观众不仅热情为主队助威,同时也为客队加油,观众热情文明的风尚与运动员激烈精彩的竞技遥相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最一流的场馆
          “经过本届冬运会的检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实现了‘世界先进、亚洲一流、全国唯一’的建设目标。”高志丹说,本届冬运会,新疆各级领导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雪上场地资源,依托社会资本维修建设丝绸之路和天山天池各项目滑雪场地,减少了政府资金投入,为其他全国综合性运动会提供了有益经验,树立了标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运动会上我国速滑运动员首次在国内场地创造了全国纪录。“这既说明了我国速度滑冰项目成绩的提高,也证明了新疆冰上运动中心新建场馆具备了一流的训练竞赛条件,将成为未来发展我国冬季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可持续利用的巨大潜力。”高志丹说。
          ●最具潜力的冰雪资源
          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李光明说,新疆的滑雪场在气候条件上是国内最接近欧洲雪场的。
          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测试赛的技术代表、冬奥会冠军韩晓鹏用“得天独厚、独一无二”评价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的比赛场地。“在这里滑雪就是一种享受。”韩晓鹏说,“这里的雪质和欧美的一流比赛场地很相似,在国内独一无二。
            “一次成功的赛事,对于一个运动会来说是最好的广告。”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佟立新表示,通过举办冬运会这样的国内大型赛事可以一举改善新疆冰雪设施滞后的局面,新的场馆将为新疆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留下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