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工作室”有助医患双赢
今后,患者将有更多元化的就医选择。4月2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林锋的“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在广州成立,同一天揭牌的还有另外两名知名医生的工作室。据悉,这是广东首批“独立第三方医生工作站”,收费标准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4月22日《羊城晚报》)
医者,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近年来的医疗改革每走一小步,几乎都会牵动民众的心。医生多点执业逐渐松绑,医生再“创业”再次引发民众大讨论,医生工作室对医疗环境的意义何在?对百姓有何影响?是否和第一执业的工作有所冲突,造成患者损失?这些都是民众面对医生“丢”下本职工作再创业而产生的疑问。
其实,医生再创业也会量力而行,医生工作属于轮班制,并不会让两份工作产生冲突。医生工作室的创立同样是一个团队,并不只一个医生,正如林峰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轮值下来,林峰医生只需要每周抽出半天时间即可。因此,关于医生创业会只顾赚钱忽视正常工作的担心实属杞人忧天,而这种忧虑正来源于对医生工作室的不了解。
医生出门创业看似分心,实则仍是坚守一颗医者仁心,对医疗环境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医生工作室分流了患者,减轻了医疗门诊的压力。目前的医生工作室是以咨询为主,不会涉及太多治疗,它可以帮助患者诊断病情,给慢性病患者提供保健建议。其次,由于不涉及太多治疗,就少了体制、利益等纠葛,能让医生专注于病情,给患者提出最好的建议。现在进医院少不了各项检查,对于长期慢性病患者来说,医生在上班时间内过于忙碌,没有时间详细解说,而诊所医生大多为全科,在专科治疗上、学历资质上都和大医院的名医们无法相提并论。此外,由于缺乏各项监督也导致现实中诊所大多急功近利,下药较猛,缺乏系统治疗意识。
名医兼职开工作室对患者来说是给出了多一种选择,弥补了诊所和医院两者之间的缺失,实现了良好过渡。医生工作室在一定程度上给其第一执业单位带来了客源,医生也得到了更自由、更有尊严的价值体现,实现了双赢局面。对此,医院应在医生日常工作得到保证的同时理解医生再创业,给医疗发展另一条路可走。
医院有其公益意义,但医生的劳动价值却并非必须是公益性的,他们有权力选择自己的劳动和获取价值的方式。医疗要发展,医生和病人都需要更自主、更个性化、更多样化的选择道路。医生多点执业在国外早有先例,希望在我国也能走出自己的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