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妈妈新疆娃的“幸福教室”
6月20日,李玲在给新疆班的学生们上物理课。
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北京农大附中)的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都熟悉这样一个身影:每次预科班新生入学,她一定会到新疆去接;每次有人生病住院,她一定会陪在病床边;每年过肉孜节、古尔邦节,她一定会和学生一起庆祝……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每年除夕夜,她的老公和儿子都在鞭炮声中等她回家过年,而她为了陪伴不是儿女却胜似儿女的“天山雪莲”,却选择留在学校和学生一起包饺子。
她,就是北京农大附中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新疆班)的班主任李玲,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作“李妈妈”。
“幸福教室”里儿女满堂
2007年8月30日,北京农大附中正式设立新疆班,接收从新疆来求学的高中学生。算上预科班的一年,这些学生会在北京读4年高中。
李玲是在新疆班成立第二年接手的班主任工作,在此之前,她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今后可能会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甚至放不了寒假,我也要付出更多心血在学生身上。但我愿意试试。”李玲说。
而这一试,就试到了现在。
从2008年至今,李玲已经带了320名来自新疆的学生,他们都叫她“李妈妈”。李玲所带的班级,则被同事们叫做“幸福教室”。
“他们把我当妈妈,我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哪怕毕业后远隔千山万水,我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淡。”李玲说。
李玲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把孩子们从新疆接到北京的情景。“我怕他们不接受我,在火车上的50多个小时里,除去睡觉时间,其余时间我就挨个和每个学生交流,借此消除陌生感。”
车到了北京,有的学生下车后感叹“总算到家了!”听到这句话,李玲心里踏实了些,她知道,这些孩子们已经开始建立归属感了。
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在离家几千公里的北京上学,想家、孤独、无助的感觉一定会有,因此,李玲用了大量的时间陪在这些孩子身边。
2010年,李玲的儿子乔易培因吸入性肺炎高烧不退被送进医院,但那时正巧也是新疆班孩子们刚进校的日子。几经权衡之后,她决定留在学校里陪新来的学生,儿子那边就拜托给老公和父母。
当时还在上三年级的乔易培对此十分不解。妈妈为什么对这些哥哥姐姐比对自己还要好?出院后,他就闹着要去学校看看这些哥哥姐姐长什么样。
得知他要来,学生依力夏提?西克然木提前等在门口,一见面就把他抱了起来。也许是初次见面的热情,让乔易培忘记了来之前的不愉快,他很快就与这些新疆班的哥哥姐姐们玩闹在一起。
以前,李玲去新疆接学生时,乔易培都拦着不让去,但自那以后,他会主动帮着妈妈一起收拾行李。
“孩子们让我感受到了做教师的温暖和幸福”
今年6月12日,75名新疆班的高三学子从北京农大附中毕业后,在老师们的陪伴下返回家乡。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站前广场,学生们自发站成一排,向着火车驶来的方向鞠躬,并整齐地喊出:“感谢老师,感谢北京农大附中。”
这一幕,让本就因不舍而难过的李玲泣不成声。
李玲带的是高三(2)班,她能记住班里每个同学的生日,她会为调皮的男生缝补衣服,为内向的女生排忧解难。
其实,和李玲一样,带新疆班的其他班主任也都是这么做的。杨硕顾不上照顾5岁的女儿,就把女儿藏在学校的物理实验室里;赵小青患癌,却仍把大量精力放在孩子们身上;潘菁和李树斌是夫妇,两口子都在为新疆班服务着。
看到老师们的付出,新疆班的孩子们也很争气,已经毕业的六届新疆班的1000多名学生,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有的学生还考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名校。
北京农大附中采取的是混编班制度。因为新疆学生的优秀,想要和他们成为同学的北京孩子越来越多。每个年级的1班、2班、3班是新疆班,由于班里名额有限,想要成为他们的同学,还得通过专门的考试和面试选拔才可以。
高二(2)班学生于博说,她好不容易考进新疆班,一定要和班里的新疆学生做好朋友。寒假期间,新疆孩子不回家,她就邀请了乌鲁木齐女孩马丹艺去她家吃饭,她的家人也提前将家里的所有炊具和餐具换成新的,给马丹艺做清真餐吃。
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赵运乾说:“李玲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典型代表,对新疆班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只要孩子需要的时候,她永远在孩子们身边。”
李玲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则记录下了自己的信念与执着,“我只是想努力做到,在师生目光相遇的刹那,读出孩子心中的孤独,面对学习跟不上来的孩子,总想为他做点什么,在与我的学生相处中我明白了,爱是通过别人来使自我升华的含义,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做教师的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