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的风险管控

18.09.2014  11:40

[摘要] 金融市场的外部性不断增强。国外主流观点认为,系统性风险是由金融市场的外部性所致,不可能通过金融机构的内部程序来管理,也并不在市场所关注的范围之内。利率市场化之后,随着国内银行业加快实施以非利息收入为导向的战略和业务转型,信贷资产证券化、表外业务创新和综合化经营的推进必将进一步打通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之间的联系,银证、银基、银保、银信和银资等合作将全面深化,金融市场中的个体风险将呈现波及更广、传递更快的特征,使金融市场的外部性不断增强。

   (中经评论·北京) 一、利率市场化下金融市场的趋势性变化
  
  
金融市场的外部性不断增强。国外主流观点认为,系统性风险是由金融市场的外部性所致,不可能通过金融机构的内部程序来管理,也并不在市场所关注的范围之内。利率市场化之后,随着国内银行业加快实施以非利息收入为导向的战略和业务转型,信贷资产证券化、表外业务创新和综合化经营的推进必将进一步打通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之间的联系,银证、银基、银保、银信和银资等合作将全面深化,使得金融市场中机构、业务、人员和风险的关联度不断上升,金融市场中的个体风险将呈现波及更广、传递更快的特征,使金融市场的外部性不断增强。
  
  金融市场的开放度有所提升。利率市场化之后,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将成为常态,从而将导致本外币利差也将出现更为频繁的波动,进一步加剧热钱的跨境流动,而热钱跨境流动加剧反过来对国内的利率波动推波助澜,外部金融动荡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将不断增强。此外,利率市场化将使国内银行业传统的以存货利差为核心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和挑战。为应对挑战,有条件的银行机构将通过加速国际化扩张和全球布局来分数金融风险、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此举也将进一步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度。
  
  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有所增加。商业银行具有期限错配、高杠杆等内在脆弱性,在管理上则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从而给整个银行体系带来了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这些问题将不同程度地得到强化:一是利率市场化之后,为弥补存贷利差收窄带来的利润下滑,各银行机构将扩大表外业务比例,其中信贷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交易等高杠杆业务的推广将直接推升银行体系的整体杠杆率;二是利率市场化之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对银行体系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将加剧道德风险,使得委托代理问题更加严重,从而诱使各银行机构从事高风险业务,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的整体风险。
  
  金融市场的同质化趋向日益明显。从国际经验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呈现综合经营、风险转移、国际化等特征,导致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理念、风险偏好、专业技术以及金融监管标准越来越趋同,在同质化背景下,市场很容易出现一致性预期和行为,引发市场震荡和系统性风险。从国内情况看,利率市场化将导致三个趋向:一是利率市场化使得分割的金融市场被打通,各类市场业务和工具出现证券化、整体化、进而同质化;二是综合化经营的推进使得各金融机构管理流程和技术出现同质化;三是分业监管体制下,日益紧密的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使得金融监管标准同质化。
  
   二、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新特征
  
  
系统性风险呈放大趋势。利率市场化之后,由于银行体系期限错配加深、杠杆率提高等因素,银行体系整体风险面临放大趋势。如,随着银行业加速推进战略和业务转型,信贷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交易、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将出现快速增长,其中部分高风险业务因其较高的杠杆率将放大相关交易风险,使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出现放大趋势。另外,随着综合化经营及跨市场合作等业务的推进,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的关联度将不断上升,使利率市场化对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的影响能够直接传导至银行业,从而增加银行业风险来源,各类风险来源在特定情况下出现叠加和共振,也将放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爆发概率加大。利率市场化之后,由于金融市场出现同质化趋向、外部性增强等趋势,使得金融市场的个体风险波及范围更广、传导速度加快,将加大系统性风险爆发概率。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金融危机一直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甚至连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也曾经历长达十余年的储贷协会危机。
  
  系统性风险关键领域不断强化。利率市场化之后,一方面,随着银行战略和业务转型的加快,一些创新产品和业务‘如构造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跨市场业务将对银行业整体风险产生明显影响,使系统性风险因素逐步向创新型高风险业务集聚。另一方面,存贷利差的收窄将促使各银行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将资金投向更有议价能力但风险更高的中小企业客户和房地产等行业,使系统性风险因素逐步向高风险客户和行业集聚。此外,我国存在大量的城商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中小银行机构,不少中小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内控和风险管理较为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这样一批银行机构经营风险集中爆发。
  
  系统性风险传导路径出现变化。利率市场化之后的一定时期内,利率的频繁无序波动使得银行业面临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明显加大,而各银行机构通过交易账户操作来对冲和分散经营风险将使其交易账户利率风险不断增加。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银行机构间对存款的争夺容易造成存款“大搬家”,使市场流动性水平出现非均衡波动,也可能导致部分银行机构因存款快速减少出现流动性困难或引发挤兑风潮。与传统信用风险的滞后性相比,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利率频繁、无规则波动的环境下更具突发性和破坏性,更容易形成全局性影响,将成为银行业整体面临的更为紧迫的风险类型,因此未来的系统性风险传导路径可能更多是由利率风险引发流动性危机进而出现风险扩散,或由利率市场化引发的存款非均衡波动导致流动性危机及风险扩散。
  
  系统性风险扩散速度加快。,国外实践表明,系统性风险爆发后将迅速扩散,使得小冲击变成大危机,其扩散渠道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效应、盯市计价的交易规则及心理恐慌和信心崩溃。利率市场化之后,这些因素将不同程度得到加强,使得系统性风险扩散速度加快。一是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随着金融市场开放度和关联度的上升,银行机构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资产负债表效应不断强化,使系统性风险将获得更多的传播链条。二是交易账户的投资头寸需要盯市计价,系统性风险爆发后,尽管资产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实际价值,但持有相关头寸的银行机构仍根据严重低估的市价进行估值,形成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银行业为规避和分散交易风险,将大幅增加交易账户头寸的持有,从而增加系统性风险扩散媒介。三是随着危机的爆发,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一落千丈,加剧市场的抛售行为和流动性兑付压力。金融市场的同质性增加将使得这一行为更加突出,从而加快系统性风险的扩散。
  
   三、完善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对策
  
  
推进系统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一是健全系统性风险识别、评估与监测机制。制定高风险表外业务、高风险行业及客户、高风险银行机构等系统性风险关键领域的认定标准,并借鉴国外经验,引入网络分析法、co-risk模型等工具,对各关键领域的重点风险以及银行体系的系统脆弱性进行识别、评估和监测,为制定系统性风险监管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建立系统性风险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参照FSAP评估指标建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并将广义信贷/GDP、贷款成数、杠杆率等宏观审慎监管指标纳入其中,在此基础上构建早期预警各项指标之间的权重和逻辑关系,形成单项预警与综合预警相结合的早期预警指标体系。
  
  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一是建立健全系统性风险治理机制。可参照欧盟做法,由央行和监管部门牵头组建跨部门的系统性风险监管委员会,专门负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监测工作,并对系统性风险处置提出政策建议。二是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尽快建立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体系,明确不同层次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应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从1%提高至3%~4%,同时按2.5%的上限提取逆周期资本,并考虑引入应急资本要求。三是构筑中小银行机构安全网。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契机,借鉴国际良好经验做法,建立对中小银行机构的救助机制,并督促地方中小银行机构积极与大股东沟通,参照系统重要性银行做法制定中小银行机构自身的“恢复与处置计划”。
  
  强化银行业功能监管。一是实施监管架构改革。将现有的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门升格为功能监管团队,适度扩充针对创新型高风险表外业务和综合化经营等方面的功能监管岗位和职能,特别是银行法人所在地或金融活跃度较高地区的地方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功能监管岗位和职能。二是加大功能监管专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充分借鉴中国香港等地经验,进一步完善技术系列、专业系列等晋升机制和相应的市场化薪酬激励机制,持续引进金融创新、金融市场业务、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强化跨行业、跨市场创新业务监管。在跨行业、跨市场创新产品发售后一段时期,功能监管团队应对新业务运作情况进行后评估,对达不到风险管控要求的业务应适当退出,对为规避监管要求而采取的各种资金腾挪手段要严肃处理,对可能引发的市场性风险苗头要及时向银行业通报。
  
  完善系统性风险处置与危机管理。一是建立系统性风险处置预案。针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系统性风险爆发后银行体系可能面临的危机状况,建立相应的情景分析模型,并根据相关情景假设制定监管干预的目标、流程、手段及协调沟通机制,为及时隔断或减缓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扩散提供操作指引。二是完善系统性风险与危机处置规则。尽快对存款保险立法并出台相关制度,明确对小额存款人的保护,以此增强市场信心;加快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的制定工作,进一步明确对危机银行实施接管、重组、清算、破产等处置手段的具体操作程序,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化解提供政策依据。

(《中国金融》,深圳银监局,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赖志坚,房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