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点亮乌鲁木齐 文化谱写未来
为期五天的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16日闭幕。从创客文化落地生根,到前沿技术的运用,再到运用科技理念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这些独特的乌鲁木齐文化基因,让到场的观众充分感受到了乌鲁木齐文化产业的魅力。
38家企业、34个招商项目、300余种产品参展……述说着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如今的成就。事实上,文博会更像一扇窗,让乌鲁木齐这座城市看到了创新发展的文化愿景,打开了文化产业的通途。
“文化+创客”激活创意力量
今年深圳文博会首设“文化创客馆”,共有70多家国内外知名创客机构参展。
在乌鲁木齐展馆,搏梦工场、飞晟创客空间也首次以“众创空间”的身份参展,这也是乌鲁木齐展团首次将其纳入其中。
不难发现,这些出现在文博会上的“首次”,一个共同的着力点就是“创意”。
“文化+创客”的模式在乌鲁木齐的创新土壤持续发酵,也正以创新的力量驱动首府文化发展。
“文化+创客”是一个相对新鲜的概念。在创客经济风起云涌的当下,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培育更多的“草根族”与“微力量”,需要更多的文化创客来一起发力。作为首府众创空间的代表,飞晟创客空间和搏梦工场就是很好的例证。
从2015年12月飞晟创客空间挂牌成立至今,目前已有18家企业入驻,其中多数为在校大学生创业者。一些有趣、好玩的项目都在这里集合。
在搏梦工场,目前已经有38家企业和工作室、近70个项目。
这仅是首府19家众创空间的一个缩影。
乌鲁木齐市科技局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主任艾积保介绍,创客们在这里可以获得场地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等,“以创业带就业、以创新促发展的模式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将成为乌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艾积保说。
在“十三五”期间,乌市计划建成100家以上创新创业载体,直接培训创业者2万人,带动10万人就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0家以上。而“创业创新孵化服务生态链”和特色产业小微企业孵化基地,也将为创客们营造可持续发展模式。
“文化+科技”让梦想照进现实
VR、AR……这些听起来有些难懂的名词,已经成为未来科技的应用方向,让人们实现了从现实进入虚拟的体验。
透过VR终端,市民在千里之外,也能领略交河故城的美景,并且通过虚拟技术,可以触摸操作按钮来随意拉近距离欣赏,获得超越现实观展的极致体验。
这款由新疆云联智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团队开发设计的产品在文博会上受到青睐。
在该公司技术总监刘俊男看来,数字化的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高度融合,这种融合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仅局限在产业的生态变革,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在乌鲁木齐展团,像这样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创意设计随处可见,他们依托先进的创新体系,打破原有产业发展格局。
即使远隔千里,您只需登录网站输入羊耳朵上戴的标记,根据羊脖子上戴的GPS追踪,就能查看羊的轨迹,查看你吃到的是不是有机羊肉。
这家名为“芳草金羊”的公司以前做互联网行业,注意到人们对食品健康的关注以及新疆的丰富资源,于是“戴着GPS”的羊诞生了。羊脖子上戴的GPS追踪器是自主研发的,通过车载GPS的基础改进,花了近9个月研发。
在科技点亮文化企业之光的同时,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植入科技产品,也让科技产业的发展形态和产品结构得到了丰富。
引产业要素聚水成流
无论是最尖端的文化科技成果、最受追捧的创意文化产品内容,还是古老的传统文明、具有“匠人精神”的工艺传承者,他们在深圳文博会上汇聚成一股水流。
文博会首日,乌鲁木齐展团的签约金额就达到28.9亿元,9个签约项目涉及文化旅游、高级成衣设计研发等多个领域。
乌鲁木齐市旅游局与新疆双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乌鲁木齐市旅游集散中心》项目签约金额为6亿元,这个项目能为游客提供吃住行购娱等服务,以展现新疆旅游文化和健康养生文化为主题,通过声光电的技术相结合,用3D等技术演绎新疆历史。
还有一些与国外企业签订的项目,就是在高水平资源汇聚之后,企业从而达成区域合作“走出去”的例子。乌鲁木齐金缕舞美服饰文化有限公司和哈萨克斯坦ASPARA时尚机构,签订了780万元的中亚民族时装设计研发及市场开拓项目。
展会搭台,文化唱戏,带来的是交流贯通的强大牵引力。
在此次参展中,林贵福精湛的剪纸技艺引起了中国教育网校负责人的兴趣,他们正在洽谈通过将剪纸方式录成视频,按照点击量付费。“目前国内网上还没有系统的剪纸授课”,他们很看好这种模式。
文博会不仅让乌鲁木齐在国内舞台上大放异彩,更成为文化企业“走出去”的一座桥梁。
这样一种“走出去”,也有一个递进的过程。刚起步的文博会,以一般文化产品为主的“器物文化”输出,到 “内容文化”的走出去,再到“观念文化”的输出。
深圳文博会上的一幕幕,都是首府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在这背后是努力营造文化氛围和文化产业建设的基石支撑。
目前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将打造成集新疆各民族文化艺术和周边国家民族文化艺术为一体的、辐射中西亚地区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在2016年乌鲁木齐市改善民生10个方面100件实事中也提出了,打造命名不少于15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1 至2个特色文化街区,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发展,满足各族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及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0家。
除此之外,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下,诸如文化创客之类的观念不断输出,推动着包括文化体制创新等在内的改革深化,为城市不断注入崭新的价值元素,进而推动城市稳步向前。
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基地43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0个。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培峰说,作为首府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文博会更大限度地激活创意力量,加速文化产业、产品、品牌等“文化故事”的传播,形成越来越明显的“雁阵效应”。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繁荣的文化市场,成为这片土地更高的追求。先进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城市竞争力。近年来,乌鲁木齐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品位和氛围,一个充满创意和时尚的乌鲁木齐正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