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土地要素分享土地红利——我区开展农村土地确权让农民尽享实惠
4月25日,我区召开自治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推进试点工作会,提出今年将在每个地州选择一个县市,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推进试点,这也意味着我区将全面推开土地确权工作,给农民的承包地上“户口”、发“身份证”。
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农村土地确权对于新疆上千万各族农民群众来说,是项关系“命根子”的大事。有不少农民心中存有疑问:会不会改变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可以盘活土地资源,让他们从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益?事实是最好的回答——2011年以来我区已完成35万亩确权登记任务,从试点效果看,农村土地确权在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物权保护、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董少华
流转又入股
农民急盼土地红利
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现在,土地流转已成为大力推广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传统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逐渐被土地流转所带来的集约化、规范化统一经营模式所超越,深受得到实惠的农民欢迎。
“今年,我把自家的150亩地拿出来,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了合作社,让合作社管理和经营我的土地。我可以给合作社打工,也可以干别的事情。”玛纳斯县兰州湾镇拱拜村村民韩翠梅说。
今年年初,兰州湾镇对拱拜村等3个村的2.4万亩棉田进行土地整合,按照依法流转、农民自愿、集中整合的原则,推进土地整合和流转工作。其中有30户农民自发成立土地合作社,对入社土地进行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经营。韩翠梅就是其中一户。在她看来,土地整合是趋势,就是为了让土地效益更大化。
在这之前,兰州湾镇的金土豆合作社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该合作社通过各种形式,从各村流转土地7000亩,种植面积达到14000多亩。金土豆合作社理事长陈万虎说:“我们已经实现土豆机械化收获,挖一亩地比原来人工至少节约300元。”合作社今年又从其他农民手里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打算在南部山区投资700多万元建设全疆最大的土豆原种繁育基地,拉长土豆产业链,多渠道增加社员收入。
早在2013年,沙湾县就在柳毛湾镇、四道河子镇、金沟河镇、东湾镇、乌兰乌苏镇建立了5个试点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服务所,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跨区域整合土地、劳动力等为生产要素的现代农业经营新路子。目前,全县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70多万亩,其中,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合作社经营面积21万亩,涉及农户2000户。
这些都是我区土地流转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自治区农经学会副秘书长姬新会说,现在全疆大约有200多个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的合作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仅促进了农村土地有效整合,扩大了生产规模,也使农民组织化程度加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一边是农民越来越强烈的土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意识,另一边则是因土地权属不清晰、登记不明确,导致农户之间、农户与村集体之间各种纠纷时有发生。
“以往新疆平均每年有4000余起土地纠纷,这当中有一两千件都跟土地界限不清有关。”姬新会说。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国家实施了惠农补贴,农民对土地更加重视,农村土地问题也成为了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现代农业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适度
入股先确权
将沉睡的资产唤醒规模经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土地由分散家庭经营向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是个必然趋势。土地流转一个重要前提是,土地的权利归属要清晰。
“在以往的土地划分过程中,没有明确界限,每家每户的土地以水渠、树木田埂等作为参照物。”姬新会说。
2011年以来,我区有9个县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市,先是一个村一个组搞试点,后来整乡整镇试点。去年博乐市、阿克苏市被列入整县推进试点,一些地州、县市也自行开展试点。
“从试点效果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在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物权保护、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鲍广途说。
“有的试点县市将互换并地与确权登记工作相结合,先并地、后确权,极大地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问题;有的试点县市则在确权登记基础上,将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相分离,鼓励将土地经营权作为资本入股合作社,放活了土地经营权,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土地财产红利。”鲍广途说。
博乐市的尝试就是很好的说明。去年博乐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由2011年的13.6万亩增加到27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11年的35家发展到125家,种植面积8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达到15户,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目前农村土地确权采用的是卫星遥感和GPS定位系统技术,精确测算出每家每户土地的四角界址、经纬度和坐标点。”博乐市农经局局长杨金城说,“确权后谁要动农民的土地,都得农民点头,这让他们吃上了‘定心丸’。他们可以放心地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之后还能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有效保证了农民的财产权利,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明晰归属,就可以将土地资产唤醒,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鲍广途说,比如在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下,农民是以土地入股成为合作社的股东,除了保证租金收入,还可以享受合作社的分红。
土地成资本
重构农村集体产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农村改革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分离,而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
“这次确权登记颁证,就是要在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推进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盘活土地生产要素,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鲍广途说。
农户的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分置后,农民可以在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将经营权进行规范流转,形成规模经营,也可以将经营权进行担保、抵押,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最终使农村各种要素参与市场流动,让农业资源转化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在年初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试点建立以土地流转服务为主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规范化、交易市场化,以适应新常态,寻求新机遇、新空间、新增长点。
“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是更深层面的农村土地改革,是真正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制度基础,可以使农村土地真正成为一种资本,参与市场经济。”姬新会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包括如何进行农村资产的量化、资产的交易等。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试点工作将是一个最为直观的表现。姬新会说,农村土地在产权交易所进场挂牌交易,通过电子竞价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转效率,实现农村土地流转保值增值,盘活农村土地宝贵资源,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广大农民尽享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制度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