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数十件出土文物属“猴” 木垒县发现“马上封侯”
亚心网讯(记者赵梅通讯员阿迪力·阿布力孜)猴年将至,“猴年大吉”、“金猴报喜”等祝福语流行网络,但和两千年前的古代“马上封侯”、“辈辈封侯”的祝福相比,无疑都成了“浮云”。
昨天,记者从自治区博物馆了解到,新疆本地虽然没有猴子,但由于猴子聪明伶俐,自古就受新疆人喜欢。截至目前,新疆出土的陶、铜、泥、玉、石等“猴”文物已达数十件,其中,以木垒县“马上骑只猴”文物、和田地区“母猴身上骑小猴”文物较为有名。
“马上骑只猴”铜像,目前收藏于昌吉州博物馆,铜像高约10厘米,上刻的马和猴栩栩如生,马儿悠闲沉静,猴子乖巧可爱,铜像上方留有一圆孔,貌似一件佩饰。据自治区博物馆相关专家介绍,这件文物寓意应是“马上封侯”,文物年代距今约有两千年左右。
“辈辈封侯”是一件清代玉石文物,收藏于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文物用和田白玉雕成,上刻一只母猴侧身蹲坐,头扭向正面,在它身上骑了两只神情俏皮的小猴。玉雕匠独具匠心,用工具在母猴与小猴额头上方刻出数道阴刻线以示毛发,并在母猴手部刻出阴刻线显出手指。文物色泽还比较独特,玉雕上有青、红两种皮色,红色正好分布在猴子的后背部,青色分布在大猴的腰部、肘部和前一只小猴的脸上,看上去奇妙无比。
据介绍,由于拜相封侯是古人的人生价值取向,“猴”又是人们心中吉瑞美好事物的象征。于是,人们将“猴”制作成各种摆设物、佩饰等,用来表达祝福。如:猴子骑在马背上,象征“马上封侯”,猴拿官印爬在枫树上,象征“封侯挂印”;大猴背小猴,含有“辈辈封侯”之意。
对猴和对马剪纸可能寓意“避马瘟”
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的对猴和对马剪纸,是新疆古代文物中的精品,西游记中“弼马温”一说可能也源于此。
据自治区博物馆相关专家介绍,对猴和对马剪纸年代为隋朝时期,对猴剪纸上共有16只猴子,分成8对围成一个圆圈。每对猴子相背而立,又回头相对而视;一只前爪相连,另一前爪高举,神态生动富有变化。墓葬还发现有对马剪纸。对猴和对马剪纸是目前发现中国早期剪纸的代表性作品。
研究人员认为,古人之所以把马和猴子两种动物放在一起,可能是因为猴子能防止马生病,有“避马瘟”寓意。
这一说法在史料上也有印证。北魏人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说“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避恶,恶息百病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马厩畜母猴避马瘟疫”之说。
有人猜测,“弼马温”与“避马瘟”同音,《西游记》中“弼马温”官衔可能源于此说。
吹箫陶猴再现于阗人对音乐痴迷
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还陈列了一组唐代伎乐陶猴,这些陶猴出土于和田约特干遗址,陶猴身高仅1.5厘米至3厘米,有的呈跪状,有吹排箫的、有击鼓的、有弹琵琶的,看上去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研究人员从这组奏乐的陶猴和其他为数不少的奏乐人物陶器断定,古代于阗居民很喜欢猴子,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也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大约在汉代以前,于阗乐舞就传入了中原地区,《西京杂记》记载有“戚夫人侍高帝,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了于阗的佛曲和乐器胡笛,这些对中原的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代宫廷九部乐中,于阗的佛曲作为舞曲被列入西凉部音乐中,收入宫廷典籍。玄奘路经于阗时,见“国尚乐音,人好歌舞”。
罚跪石猴刻画唐代艺人耍猴情景
哈密地区巴里坤县曾征集了一尊妙趣横生的唐代石猴雕像,这件雕像高30.4厘米,刻画的是一只猴子头顶一个大碗,正双手扶碗,在一个方形石头上罚跪。石猴雕刻古朴、粗放,动作滑稽生动。
研究人员认为,这件雕像刻画的应该是唐代街头艺人耍猴的场景。“过去我们在大街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个耍猴人手执鞭子,几只猴子做各种动作,其中不听话的猴子被主人用鞭子抽打,有的猴子被罚跪,让其头顶石块或碗之类的东西。这个雕像刻画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
而在喀什地区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曾出土一件南北朝时期的泥塑猴俑,这件猴俑高23厘米,造型独特,猴头人身,手执一根权杖,权杖顶端的球形柄被双腿交叉夹住,形象怪异。学术界曾分析认为,猴俑表现的可能是佛教题材的某种怪兽动作,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是它是一个阎王的形象。
“万世如意”一词 古时盛行和田
亚心网讯(记者赵梅通讯员阿迪力·阿布力孜)春节流行语“万事如意”,1800多年前就已经在新疆和田地区的民丰县盛行。
1959年,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的夫妻合葬墓中,曾出土了一件上有“万世如意”铭文的锦袍,这件锦袍穿着于一位深目高鼻的当地男子身上,色彩十分鲜艳,锦袍虽然采用内地丝绸制成,但其款式却是胡服特点,直领、对襟、窄袖,紧腰、下摆长142厘米,腰摆宽度要比当时汉式的曲裾袍大很多。
锦袍的领襟和下摆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铭文锦制作。“万世如意”4个汉字铭文,穿插于这些精美的纹饰当中。锦袍配色和谐,花纹繁茂,具有东方经锦的工艺技术特色。
据自治区博物馆相关专家介绍,此前,关于“万世如意”一词起源,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如意是佛教寺院里使用的一种法器,源于印度。佛教经文冗长而又繁杂,不容易记住,法师时常将经文的主要内容记在法器的手柄上,讲经时手持如意柄备忘。随着佛教的传入,这种法器从寺院流入民间。因为它一端形状像手指头,比较适合挠痒痒,使用者都能称心如意,人们便将此物称之为“如意”。
也有学者指出,如意原是一种实用的生活用具,老百姓经常用它来挠痒痒,形状如同人的手,后来逐渐为帝王及达官贵人所接受。最初原型结合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万事如意”应该起源于此。
“尼雅遗址出土的这件‘万世如意’锦袍,就是最好的例证,‘万世如意’与‘万事如意’同音,说明‘万世如意’一词可能最早出现在东汉。”自治区博物馆相关专家介绍,这个祝福语1800多年前,和田民丰县古人就已经在使用,历经千年演变,今天每逢喜庆节日人们仍在沿用。
专家分析,和“万世如意”锦袍相同,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铭文织锦护膊、“王侯合婚千秋万岁宜子孙”锦、“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铭文锦手套,都具有大吉大利、长生不老、多子多孙等含义。这些铭文的服饰在西域古墓中出现,不但反映出汉晋时期中原文化对西域服饰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西域与中原有着一定的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责任编辑: 王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