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高质量援疆 西部明珠绽放异彩

27.11.2015  12:37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深圳作为援疆19个省市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以受援地需求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援建模式,紧紧围绕民生,始终突出就业、教育、人才、扶贫等工作,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推进对口支援喀什市和塔县,以及与新疆共同建设喀什经济开发区等各项援疆工作,为受援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突出贡献。

   超额完成任务 累计投资超80亿

  “十二五”期间,深圳累计投入财政援疆资金38.5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确定的32.5亿元目标任务,实施项目126个;加上市属国企投资以及带动的其他社会投资,累计投资额超过80亿元。

  5年援疆,受援地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喀什,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西部明珠重放异彩。

  喀什市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2010年至2014年,喀什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1%;当地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层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塔县面貌焕然一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3.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7%。近日,福田区与塔县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投入1亿资金,通过一批精准扶贫项目,在2020年之前完成1.3万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

   产业引领 全面帮扶

  深圳重点援助建设的喀什深圳城、喀什深圳产业园和喀什大学,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祖国边陲的戈壁滩上,一座基础设施配备完善、汇聚现代高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正在引领整个南疆地区蓬勃发展。

  深圳投资15.8亿元用于“一城一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目前,深圳城2.7万平方米商业中心和3栋共10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已建成投入使用。深圳产业园一期14.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产业综合服务中心、食堂、配套人才公寓和7.3公里园区道路已投入使用。深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已投入实质性运作,2.5万平方米场地可同时孵化企业200家。“一城一园”累计入驻企业29家,投资总额137.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8亿元,已带动就业2200人,建成后能解决就业约2.5万人。

  围绕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民生领域精准发力,使更多的援疆成果直接惠及百姓,“十二五”期间深圳援疆资金用于民生的比例超过78%,真正把援疆工程办成民心工程、民族团结工程。

  在教育方面,喀什市第十八小学、深喀教育园区南北校区两所寄宿制中学建成使用,新增8000个中小学学位;“九年一贯制”深喀实验学校基本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在援疆资金盘子之外,另行安排10亿元资金援助建设喀什大学,建成后将成为喀什地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此形成从小学到大学全阶段的教育援疆体系。在医疗方面,援建塔县人民医院已投入使用,新增床位100张,成为该县唯一按照二甲标准建设的医院,使塔县医疗条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投入援疆资金2500万元,为喀什市人民医院购置了一批急需的高科技医疗设备,并推动深圳市各重点医院分别对口支援喀什市人民医院的重点科室,大幅提升了医院医技水平。在住房方面,累计安排援疆资金4.33亿元,与中央、省相关资金一起,支持建设安居富民、牧民定居房屋30076套,完善一批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一大批民族同胞搬离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