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新途径
24.09.2014 13:18
本文来源: 信息网
[摘要] 农村商业银行扎根县域、立足“三农”,是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德清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代表,近年来大力拓展新农村建设中的支农服务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有效把握省城乡体制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提升金融服务精细度,进一步发挥地方金融主导优势,本文基于对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调研,探索城乡体制改革框架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新途径。
(中经评论·北京) 城乡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旨在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和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扎根县域、立足“三农”,是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德清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代表,近年来大力拓展新农村建设中的支农服务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有效把握省城乡体制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提升金融服务精细度,进一步发挥地方金融主导优势,本文基于对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调研,探索城乡体制改革框架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新途径。一、城乡一体化催生的农村金融需求
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是浙江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和德清县“和美家园”创建村,为进一步打造“浙北第一村”,该村以住房改造、土地流转、矿区利用和文化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城乡一体化作为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必然会带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快速流动和重新组合,由此将催生巨大的金融新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元化融资服务。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将得到很大发展。以洛舍镇东衡村为例,中心村总规划用地面积243亩,规划建设用地200亩,计划至2020年实现村庄总人口3500人,户数1000户。其中包括医疗、教育、卫生、通信、电力等设施建设及乡村公路、沟渠塘坝、环保工程等项目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布局,仅靠财政投入和农民自身无法解决资金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多元化金融支持。
村级集体经济需要全方位跟进服务。2013年以来,德清县以“消除薄弱村、壮大一般村、提升富裕村”为发展思路,围绕发展物业经济、资源经济、服务经济和薄弱村转化为主要途径,大举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东衡村201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50万元,主要依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下拨款及废矿山回填资金两部分,其他收入支撑严重不足。该村下阶段在工业园区建设、旅游观光业打造、精品村提升、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单纯依靠拨款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显然已远远不足。因此,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要创新担保方式,探索推进以依法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房产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全方位跟进金融服务。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效化定制服务。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分散化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烈,但与现代农业需求相比,我国的金融支持仍然较为薄弱。如在洛舍镇东衡村,2000亩农业用地通过综合产业园区建设,将培育出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体,并催生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城乡一体化推动下的现代农业发展,更需要高效定制化的配套金融支持。
农民创业致富需要差异化金融服务。农民自主创业是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城乡一体化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创新创业的热情,如洛舍镇东衡村以小型木业企业、钢琴、外壳加工企业、酒厂以及农户养殖业需求较为旺盛,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化、差异化程度相对较高。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体制机制、服务产品优势,带动更多农民创业致富。
百姓日常生活需要一站式体验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经济收入大幅度提升,商业行为逐渐增多,对资金信贷、个人理财、支付结算等金融需求日益增长。一是消费贷款需求。国家相继出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小型农机具下乡等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转变农村群众消费观念,使贷款需求更多地向通信、娱乐、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等多用途转变。二是便捷支付需求。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服务设施、服务方式日趋多样化、科技化、人性化,自助银行、金融便利店、流动柜台等便民服务举措的进一步推广,是填补农村金融空白、实现让百姓“足不出户”享受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三是理财投资需求。伴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群众“兜里有了钱”,迫切想通过金融手段使资金保值和增值,对个人理财投资愿望明显增强。
二、城乡体制改革框架下的金融服务支撑
系统化构建农村金融体系。金融能否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和杠杆作用,关系着城乡经济能否实现一体化发展。因此,城乡体制改革在持续快速推进阶段,金融服务的快速跟进至关重要。要对农村金融进行整体的制度规范与引导,形成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体,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真正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民营性金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金融服务格局,通过推动服务网络多元化、手段多样化,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和基层农户。
规范化落实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城乡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人股,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在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前提下,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杈抵押、担保、转让。在德清县,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村集体经济股权是当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鉴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在当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尚存在障碍与矛盾,产权制度改革要以可转让、可抵押为前提,进一步修订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和交易办法,促进农村产权有序流转、规范交易。
持续化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业发展质量。当前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是实现农村资产向资本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力保障,但由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制尚未成熟,农村资产本身的特殊性,使产权抵押融资往往存在抵押价值偏低、转让难以实现等问题。因此,要推进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加大对农村信用贷款推广力度,切实解决抵押融资难题,满足农业发展、农民创业和农村百姓生产生活各类需求。
推广农村电子化便捷支付。随着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和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农村百姓对金融服务高效性、便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着眼于农村金融需求“小、广、散”的特点,要大力发展电子化便捷支付,建立以各种自助机具为依托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金融便利店、流动柜台等金融服务点,完善服务点便捷支付功能,使百姓足不出村便能享受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要在农村进一步推广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工具,普及电子银行业务知识,使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更多的现代化支付便利。
理性规避恶性金融竞争。随着城乡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农村市场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能,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渗透农村市场,进入支农支小服务领域,争夺农户和中小微企业基础客户,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融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低收入农户、初创小微企业融资难,生产发展受阻;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恶性竞争使部分优质农户、优质中小型企业出现多头融资、过度融资,产生一定风险。因此,要进一步营造规范和谐的农村金融环境,理性规避针对农村客户的恶性金融竞争和过度融资现象。
(《中国金融》,德清农商银行,郑毓)
本文来源: 信息网
24.09.2014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