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并轨的“滋味”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仔细阅读完这个决定,心里的滋味仍然是又酸又甜的感觉。
养老并轨曾是多少人的美丽愿景啊,等到今天终于看到了落地开花。但是,这朵花并没有让等待的人们为他浇水施肥,甚至引来众多质疑。。。。。。
纵观这个决定,外乎两个关键点,一是4千万体制内职工开缴养老金不再按级别发放,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二是体制外的人依然保持原样。
于是乎,体制内的人不叫好,认为这是镜中观花,到死可能也拿不回交出去的钱;体制外的人更不叫好,认为这和双轨制没什么两样,依然有差距不公平。
老实说,国家大了,矛盾多是必然的。这和管理现实中的一个大家庭一样,老爸老妈对待10个孩子不可能一碗水端平,更何况这是一个十几亿的国家呢。作为改革中的“硬骨头”,破解养老金“双轨制”难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的退休制度实行了近60年,养老金“双轨制”也并行了20多年,要化解历史积淀下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养老待遇差距问题,改革难度很大。
当前,社会各界对改革期望很高,如何确保并轨顺利推进至关重要。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从目前方案看,为确保能顺利推进,改革后的新养老标准与现在水平不会相差太多,其中职业年金将发挥关键作用。尽管不能立竿见影地缩小养老待遇差距,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养老待遇水平的逐年提高以及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等补充养老的跟进,养老公平的问题将会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