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心肺之患”的兰州模式 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研报告(上)

22.06.2016  16:04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兰州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享有“黄河之都、金城兰州”的美誉。受两山夹一河、冬季无风、以重化工产业为主的“先天痼疾”影响,过去十多年间兰州一直都在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之列。

  为消除大气污染“心肺之患”,兰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工作任务,坚持“党政同责,科学施策,铁腕治理,全民行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打赢了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突破性地摘掉了长期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黑帽子”,开创了大气污染治理“兰州模式”。

  一、主要困难和工作进程

  (一)“先天”受特殊地理地貌、不利气象条件、脆弱生态环境制约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河谷地带,地形呈明显的半封闭巨大哑铃型,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市区位于黄河河谷盆地之中,北有白塔山,南面是皋兰山,两山对峙;市区东西狭长,约30千米,南北最窄处仅2千米左右,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明显的盆地地形导致污染物不易向外流动。

  兰州市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逆温、干燥、无风、光照强。市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雨量少而集中,年变化率大,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但蒸发量却高达1800至2200毫米,超过降水量6倍,干旱威胁严重,加之兰州市及周边生态植被覆盖率低,容易形成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兰州市为盆地地形,常年多偏东风但风速小,平均风速仅0.94m/s,年静风天数达50%以上,导致逆温层天数多,年最高逆温层天数达280天,且逆温层厚度大,混合层厚度小,冬季尤为严重,12月逆温层厚度可达700m以上,逆温层强度可达l.2℃/100m,且一日持续时间长达18h以上。

  (二)“后天”受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及机动车快速增长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

  兰州市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作为老牌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是兰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7∶60。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兰州市第二产业占比较高,与同为西北首府的乌鲁木齐(第二产业占比29%)和呼和浩特(第二产业占比28%)相比,第二产业占比仍较大。

  兰州工业结构以能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原料上游工业为主。2015年,兰州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重工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略有下降,但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仍达67.2%。工业企业中,兰州市“三高一低”型企业约占一半以上,企业工艺装备总体水平不高,“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相关污染防控压力较大。

  煤炭在兰州市的一次能源供应中占主导地位,占比达75%。兰州市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市总量的86%,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个行业为主要行业,所占比重约为42%、16%、9%、8%。从大气污染防治的角度来看,电力热力生产的煤炭消费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较其他行业清洁,但兰州市电力热力生产所消费的煤炭比例远低于东部沿海城市(约70%)。兰州市煤炭在其他相对污染控制措施较弱的行业使用量较大,给城市空气质量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加之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扬尘排放,是大气污染的另一重要来源。近年来,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幅超过10%,2015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70万辆,此外每天过境车辆超过11万辆。兰州市受地形条件限制原有道路建设不足,单位道路里程机动车拥有量高达560余辆/公里,远高于乌鲁木齐、北京、上海等城市。

  兰州市近年来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迅速。2015年房屋施工面积4187.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94%,比2013年增长40.9%。“十二五”末兰州市区建成道路全长达到1119.74公里,道路面积1958.16万平方米,道路长度比“十一五”末增加了213.44公里。同时,道路建设仍在不断加速。这些工程的施工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加大了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的负荷,给大气污染防治增加了负担。

  (三)兰州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历史进程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1年以前。这一阶段以“多方努力、成效不彰、攻坚畏难”为特征。尽管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兰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了“蓝天工程”等治理措施,但空气污染治理始终没有实现大的突破。从2003年国家正式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以来,按优良天数排名,兰州市多年都排在全国后三位,特别是2009年,排在全国省会城市最后一位。这使许多人对大气治理产生了 “人力没有天帮忙、污染治不了”的想法,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第二个阶段是2012年~2013年。这一阶段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以“上下一心、攻坚克难、成效显著”为特征。从2012年起,兰州市实施燃煤锅炉“双清零”行动,打响兰州市大气污染攻坚战,先后实施“十大”污染治理工程、网格化管理、督查问效、驻场监察等管理机制创新,取得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突破,退出了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

  第三个阶段是2014年至今。这一阶段的大气污染治理以“污染治理法制化、治理措施标准化”为特征。2014年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修订了《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制定了《煤炭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扬尘污染管理办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暂行办法》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规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了污染防治的法规制度体系。2015年,组织编制了《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及责任追究办法》,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序推动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立。

  二、主要做法和有益经验

  (一)党政同责,高位推动

  领导重视、上下结合。兰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新部署和中央领导新指示,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转变观念,践行“两山理论”,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难题来破解,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省委书记王三运2011年底来甘肃工作后,高度关注和重视兰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明确要求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提出举全省之力打一场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整体战。他先后对大气污染防治批示指示26次,进行12次专题调研。省上还专门成立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省人大常委会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兰州大气污染防治的决定》,省四大班子多次组成专题调研组亲临指导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支持下,大气污染治理成为高层次的“一把手”工程,坚定了兰州市干部群众齐力治污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11月,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到兰州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专题会议就是专门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更三个改变”的判断:治污的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要改变大气污染不可治的悲观情绪;落实比纲领更重要,要改变只有方案没有落实的消极作风;问责比激励更有效,要改变只有布置无人问效的工作格局。自此兰州市全面打响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整体战攻坚战。

  部门协同、转变观念。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兰州市成立了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实行“领导小组+指挥部+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模式,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亲自督导、靠前指挥,倒排时间、挂图作业。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下设办公室和燃煤、工业、扬尘、机动车尾气、生态增容等5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市环保局、市建设局、市工信委、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生态建设局牵头负责,市直36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区政府作为指挥部成员单位,抽派骨干力量驻市环保局办公全面参与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模式,改变了环保局居于市政府弱势地位的尴尬局面,环保部门借助这一工作模式,能够充分调度、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共同投入大气污染防治的整体战攻坚战。

  在党委领导的大力推动下,各级部门转变观念,逐渐加深了发展和保护相互促进的认识,消除了四大顾虑,强化了兰州市人民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必胜信心。一是通过科学认识大气污染的成因,消除了“制约因素多、污染难治甚至不可治”的顾虑。二是通过深入学习党中央有关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尤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抛开了“治理污染影响经济发展”的顾虑。三是通过进一步学习和落实新《环保法》,明确企业责任,打消了“大企业难管、不好管”的顾虑。四是积极开展政策风险评估和舆论引导,运用财政补贴,在大气污染治理的同时充分保障群众的利益,解决了“治理污染可能带来各种短期矛盾和压力”的顾虑。

  统一思想,党群联动。兰州市各级部门和人民群众一起,逐步统一思想,树立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六心”。一是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为兰州大气治污注入坚定信念。二是市委市政府的“恒心”,为兰州大气污染工作开展提供了持续保障。三是上级部门的“关心”,为兰州大气污染防治搭建了广阔平台,国务院及环境保护部多年来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极大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为兰州市开辟了工作的绿色通道,并先后给予7亿元的资金扶持。四是干部群众的“同心”,为兰州治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使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五是老百姓的“舒心”,给兰州市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治污提供了强大动力。六是各类新闻媒体的凝心,为兰州治污进行了“正能量”的宣传。

  (二)创新机制、明职追责

  创新管理机制。省级层面专门成立“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 ,市级层面实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专项工作组”模式,实现上下联动、部门联动;成立了西北首家、全国第二家公安环保分局,形成了行政执法和司法的无缝对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兰州市全面公开企业排污状况、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等环境信息,开展了全国环境审计试点、排污权交易、插卡排污、航拍取证、工地扬尘智能监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试点等创新性工作,推进了政府向社会购买第三方环境监测服务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标准化建设工程。

  进行驻厂管理。在冬季采暖期,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多、环境影响大的工业企业,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管理,根据空气质量控制要求实时对每个污染源的措施进行动态调整。一方面落实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量的“五限”措施;另一方面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管,保证其不违法偷排,在降低采暖期污染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狠抓督查问责。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检验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做法的主战场,和发现干部、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广阔舞台,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做到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市委市政府成立督查室,分成4个治污督查小组,每天分两班24小时进行督查,对在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请市委实行免职、调离等问责处理,并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兰州市先后对280多名干部进行了效能问责。通过督查问效、动真碰硬,形成决策、安排、落实、督查、反馈、问责的闭环工作机制。

  (三)问题导向、科学治理

  找准污染要害处。为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兰州市积极寻求高层次智力和技术支持,与中国环科院合作进行兰州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开展大气污染治理“院士行”活动,聘请全国知名专家为污染治理把脉会诊。

  研究表明,颗粒物是兰州大气面临的首要污染物,兰州的颗粒物污染属于“自生型”污染,外来输送贡献非常有限。工业、燃煤、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工业废气约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扬尘约占20%,机动车尾气约占17%,低空生活污染约占13%。

  打出治污组合拳。在找准污染“病根”基础上,兰州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治污、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研究制定了“1+5”的治理规划:“1”就是一个总体实施意见;“5”就是工业、燃煤、机动车尾气、二次扬尘和生态增容减污5个专项治理方案,重点采取了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的综合措施。

  一是减排。主要是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对老城区工业污染源采取“改、停、关、搬”的措施,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以腾出环境容量,改善环境质量。“”,就是通过工程化措施,强化工业污染排放治理,先后引导投入30亿元,对全市火电、化工、钢铁、水泥、砖瓦等高排放行业的210家企业全部进行深度治理,重点实施了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脱硝改造等项目。目前全市火电机组颗粒物排放浓度均达到国家火电行业排放限值要求,城区三大电厂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了60%以上。“”,就是在污染最严重的冬季采暖期,对高排放工业企业实行停产减排,2014年和2015年“冬防”期间,分别对194家砖瓦、216家铸造等企业实行了停产减排措施。“”,就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企业进行关闭淘汰,其中2014年关闭淘汰7家企业的20条(台、套)落后生产线,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就是推动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市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腾笼换鸟”腾出环境容量。尤其是201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后,已启动实施107户企业向兰州新区搬迁改造,不仅有效扩大了城市环境容量,而且使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促进了产业布局和城市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是压煤。重点从“治、管、控”入手减煤量、控煤质,大力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就是对城区燃煤供热锅炉进行“换血式”的煤改气治理,2012年至2013年,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多元投入27.8亿元(国家和省上补助4.6亿元,市区财政配套4.3亿元,社会自筹18.9亿元),利用两年时间对主城区716家1286台8270蒸吨燃煤锅炉实施了热电联产并网和煤改气,使原煤散烧供热锅炉退出主城区供热历史;2014年,对城乡接合部和高坪地区的574家615台870蒸吨经营性立式燃煤茶浴炉,通过远红外电采暖技术、空气热源泵、醇基燃料、电锅炉等清洁能源技术进行了集中治理改造。“”,就是在冬季采暖期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执法模式,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实行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量的“五限”措施,减少工业动力用煤135万吨。“”,就是改进规范城区煤炭供销体系,整合规范两家煤炭专营市场和171家二级营销网点,统一配送居民用煤,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优质燃煤补贴,同时还对运煤车辆和劣质煤实行24小时卡口管控,严禁流入市区,确保居民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煤炭产品。

  三是除尘。坚持分类施策,对市区工程建设要求施工现场围挡、工地物料堆放覆盖、施工现场路面硬化、驶出工地车辆冲洗、拆迁工地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密闭等6个100%;对全市重点扬尘工地实行执法队员、环保员、网格员、施工管理员“四员现场管理”;对主次干道实行地毯式吸尘、人机结合清洗、机械化洗扫、精细化保洁、调度洒水“五位一体”的控尘除尘措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现在的87%。尤其是探索实施沙尘天气预警响应措施,提早做好洒水、覆盖等应对准备,2015年兰州市共遭受26次沙尘天气,但通过积极预警应对,降低了沙尘强度,缩短了沙尘时间,与2014年同期相比,因沙尘造成污染的超标天数减少了8天。

  四是控车。针对城市道路饱和度高、尾气污染重的现状,重点在“车、油、路”3个方面下功夫。“”方面,主要是强力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2014年淘汰6.4万辆、2015年淘汰6.1万辆;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工作,制定和落实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提前淘汰报废财政补助政策,鼓励非营运、个体老旧机动车提前淘汰报废;实施了机动车常年尾号限行,省、市单位错时上下班,缓解交通压力,禁止黄标车、重型柴油车进入城区。“”方面,提升燃油品质,全市全部使用国四油品,2016年将提前一年推行国五油品,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市区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部实施“油改气”,双燃料汽车占到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2.9%。“”方面,实施了轨道交通、绕城高速及打通断头路、上跨下穿等“畅交通”工程,开通了黄河水上公交,建成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减少了机动车怠速行驶。

  五是增容。坚持一手治“”、一手播“绿”,把生态增容减污作为一项治本之策,着力构建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在主城区,重点推进黄河风情线、主题公园、小游园、小广场建设,以及黄河万亩生态湿地修复和城市生态水系开发,2012年、2013年新增和改造公共绿地4450亩;在城区南北两山,着力构建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对多年形成的58万亩林地加强管护,改造提高林分质量,扩大固碳吸尘效果;在城市外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对整个市域进行封山育林,逐步增强区域性生态防护功能。

  (四)抓主抓重、系统治理

  兰州大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春季以沙尘浮尘等输入性污染为主,夏秋季以泥尘污染为主,冬季则以煤烟等低空面源污染为主,中、重度污染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供暖期。针对不同时段污染来源的不同特征,兰州市对症下药、因时施策。特别是针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冬季,兰州市从影响市民生产生活最直接、最严重的空气环境问题入手,制定详细的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9月20日至来年3月31日定为冬季大气污染重点防治时段,将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具体化到冬防期间的每个月、每一周和每一天,并制定严格细致的考核细则,强化各级各部门联动治污效果。

  在污染最严重的冬季采暖期,从“”、“”、“”、“”等方面强化治理手段,对主要污染源和重点污染企业加大监管力度。“”是指对高排放工业企业实行停产减排,2014年和2015年“冬防”期间,分别对194家砖瓦、216家铸造等企业实行了停产减排措施;“”是指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执法模式,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不间断、全流程检查企业煤质量和煤量情况、污染物排放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等,第一时间制止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采取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量的“五限”措施,减少工业动力用煤135万吨;“”是指整合规范两家煤炭专营市场和171家二级营销网点,统一配送符合环保要求的居民用煤,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优质燃煤补贴,同时还对运煤车辆和劣质煤实行24小时卡口管控,严禁流入市区;“”是指严管重罚违法违规行为,冬防工作期间共对58起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高限处罚。

  市环保局作为兰州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体战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单位,根据冬防考核方案的要求强化督查问效,实施 “一周一调度、一周一考核、一周一通报”的工作制度。通过对各级各部门落实冬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情况直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分析、限时办结,明确责任人和成效,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每周考核结果进行累加,作为冬防结束后最终考核几个部门的重要依据。对不能按期完成或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区领导班子分别给予诫勉谈话和环保一票否决;对转办事项未在限期内办结或考核中连续三次因同一问题被通报的责任人,按照“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的原则进行问效处理,2014年冬防期间因治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督查问效领导干部80余人。同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工作在一线的人员,尤其是网格监管、环卫保洁等基层工作人员给予适当补助。2014年起,市政府每年拿出4000万元,对冬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两万名左右县区以下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这是当前兰州市单项工作中最大规模的表彰行为。

  (五)多元联动,精细治理

  兰州市各级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形成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天天过问、亲自研判并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全面协调、靠前指挥并一线落实,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调度指挥,相关部门分工牵头负责,县区政府属地落实,环保部门考核评价,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问效追责的闭环工作机制。

  通过颁发《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考核、评价及奖惩暂行办法》等文件,分解治污责任义务、明确任务分工,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保障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的有效落实,极大提高了环境管理和执法效率。

  兰州市把大气污染治理顶层谋划的最先一公里和具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结合起来,逐级分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落细任务,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制度,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和应用多元化,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工作体系。日常监管队伍对网格内的工业生产、施工工地、煤炭配型网店、餐饮单位、道路等地点的污染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污染防控效果明显。

  兰州市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充分利用了“12345”民情热线和“12369”环保热线,鼓励群众举报环境违法问题;新闻媒体开设污染“曝光台”,号召广大市民拿起手机、相机和电话,将所见污染情况拍照发布到媒体上曝光。近年来,基于网络、媒体和公众互动所产生的效果,兰州市委宣传部借用“随手拍”等当下时兴的信息发布方式,主动邀请广大市民参与到全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来。

  (六)常态转化、依法治理

  兰州市在治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打持久战,通过“四化建设”(法治化、系统化、目标化以及项目化)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长效治理,真正做到了将各项政策与法规“落实、落细、落小”,将各项工作与任务“抓常、抓细、抓长”,使得空气质量管理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

  一是立法定规。2013年以来,兰州市先后修订和制定了《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兰州市煤炭经营监管管理条例》《兰州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管理暂行办法》《兰州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兰州市大气污染网格化监管办法》《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示范区管理规定》《兰州市秸秆禁烧管理办法》《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规定》等10多部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定规,确定了治污工作的正当性、合法性及有效性。

  二是按章推进。兰州市按照“一年全面攻坚、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改善”的目标,从2012年开始,确定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每年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确保治污工作按章有序推进。特别是连续4年开展为期6个半月的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特别行动,把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具体化到每个月、每一周和每一天,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开展严格细致的“冬防”行动,形成全年常态抓、冬季重点抓、年年持续抓的工作机制。

  三是全天管控。为进一步落实治污措施,兰州市开展了多个“24小时”工作机制:环保部门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公安交管部门对尾气超标车辆实行24小时卡口管制;工信部门对劣质煤炭实行24小时卡口管控;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指挥调度;网格员对辖区街道进行“24小时网格化管理”巡查;各县区派专人对削山造地工程实行24小时驻场监察;执法局在冬防期间对扬尘污染实行24小时全天候应对等。

  四是定期发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听取指挥部办公室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汇报,亲自研判并安排部署;市政府分管领导在冬防期间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分析、提出措施和完成时限;指挥部办公室每天分析空气质量动态变化情况,以短信指挥平台形式进行即时指挥调度;每天、每周、每月对四区空气质量排名并在媒体公示,每月通报各县区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排名情况;环保部门每两周在媒体公开曝光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和查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