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首个纪念日如何公祭烈士:9程序共奏响3首歌

29.09.2014  13:45

  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将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10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其实,在重大庆典日公祭烈士应有哪些规格?程序是什么?都已有法可依。在今年3月31日民政部发布的《烈士公祭办法》中已做了规范。

   9程序共奏响3首歌着装应得体

  今年的清明节前夕,山东泰安革命烈士陵园为准备清明节的公祭,特意下载了国歌、少先队歌,准备了音响设备。

  而准备这些设备,都是依据《烈士公祭办法》中提出的,清明节、国庆节或者重要纪念日期间,应当举行烈士公祭活动,活动以9道程序规范进行。

  按照办法,公祭程序9项内容包括:主持人向烈士纪念碑(塔等)行鞠躬礼,宣布烈士公祭仪式开始;礼兵就位;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宣读祭文;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向烈士敬献花篮或者花圈,奏《献花曲》;整理缎带或者挽联;向烈士行三鞠躬礼;参加烈士公祭仪式人员瞻仰烈士纪念碑(塔等)。整个程序需要演奏3首歌,即国歌、少先队队歌、献花曲。

  办法要求参加烈士公祭活动人员着装应当庄重得体。鲁西南烈士陵园清明节烈士公祭方案,将此具体要求为:有制服人员必须穿戴制服,并衣帽齐全,小学生穿校服并佩戴红领巾。

   办法详细到如何整理挽联

  公祭办法提出,在国庆节等重大庆典日进行烈士公祭的,可以采取向烈士纪念碑(塔等)敬献花篮的仪式进行。献花篮仪式为8个步骤,与一般程序相比,减去宣读祭文、向烈士行三鞠躬礼,增加了“全体人员脱帽,向烈士默哀”。

  9月3日,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习近平等7常委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场仪式基本参照烈士公祭办法的程序。

  当天的仪式由李克强主持,仪式开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现场1500多名各界代表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唱毕,14声礼炮响起,随后,全场肃立,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默哀。默哀毕,军乐团奏响《献花曲》献花篮,习近平再上前仔细整理花篮上的缎带。

  习近平在整理缎带时,先整理写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的上联,随后整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下联。这也符合办法的规定,办法要求挽联为红底黄字,上联书写烈士永垂不朽,下联书写敬献人,整理时先上后下。

  揭秘

  宣读祭文是中国特色祭奠方式

  民政部在就《烈士公祭办法》出台说明中指出,烈士公祭程序是在归纳总结各地做法、结合中国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论证做出的规定。

  参与办法制定的知情人士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宣读祭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祭奠方式,中国古人经常用祭文的形式来哀悼死者。而程序中的少先队队员唱队歌,他也表示,这是沿袭惯例,采用了此前国庆献花篮仪式的做法。“从2005年起,国庆献花篮仪式中,都会有少先队队员唱队歌这一项内容。

  另外,还有些程序是国际通用的形式,例如献花圈、默哀。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烈士公祭日的活动中,均有这样的内容。

  比如,11月11日是英国的“烈士纪念日”,当天,女王及爱丁堡公爵在威斯敏斯特举行默哀纪念仪式,首相等向无名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最后,老兵们举行大规模游行。

  纵深

  习近平纪念过哪些烈士?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习近平在国内国外多个场合纪念过烈士。

  国内

  在抗日英烈环廊寻找抗战名将名字

  习近平曾为295位抗日英烈驻足。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举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七七”这一天参与官方纪念。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完仪式后,前往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馆内解说员黄超曾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回忆,在铭刻有295位国共两党将领的抗日英烈环廊,习总书记曾仔细地查找张自忠、左权、杨靖宇等抗日名将的名字,在听到14块名录碑中收录了295位将领时,还曾问她:“是国共两党都包括在内了吗?

  9月3日,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习近平再去卢沟桥,两个月内两次前往卢沟桥,媒体形容“这样的频率此前罕见”。14声象征14年抗战的礼炮响过后,14名礼兵拖起7个花篮敬献,花篮上写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除此外,习近平在各地视察期间,还曾专程前往烈士墓瞻仰。去年2月,习近平视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望过中心的科技人员和部队官兵之后,习近平专程前往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东风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安葬着聂荣臻元帅和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献身的711名革命英烈。

  2013年11月,习近平考察山东。在视察沂蒙革命老区临沂期间,习近平专程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纵队、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等曾长期驻扎在临沂。

  国外

  至少在11个出访国纪念烈士

  9月19日,习近平结束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等南亚三国的访问。履职18个月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10次,足迹遍及全球29个国家。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习近平至少在11个国家出访时,向到访国的烈士墓或纪念碑敬献花圈。

  去年3月,习近平履新后首次出访。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习近平按照惯例参加为俄罗斯无名烈士墓献花圈仪式。莫斯科无名烈士墓是为纪念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军人而修建。

  随后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习近平特意提到来华援助中国人民抗战的英雄库里申科。库里申科是前苏联飞行大队长,牺牲在中国,长眠在重庆万州的烈士墓园里,一对普通中国母子为他守墓半个多世纪。

  除按惯例,出访印度向甘地墓献花圈、出访阿根廷向圣马丁纪念碑献花圈等外,在有些无惯例的国家,习近平也会纪念当地烈士。

  今年3月,出访法国时,习近平向法国无名烈士墓献花圈,并与老战士交谈。前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曾介绍说,根据法方国事访问安排惯例,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圈并非必须环节。在马尔代夫访问期间,习近平也曾前往马尔代夫烈士纪念碑致礼。

  此外,习近平在出访国外时,还曾特意瞻仰中国烈士墓。2013年3月,在对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专程前往援坦中国专家公墓,缅怀69位为援助坦桑尼亚国家建设而殉职的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

  解读

  出访他国纪念烈士有助加深两国感情

  前礼宾司司长、驻外大使鲁培新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很多国家都将参观烈士墓或烈士纪念碑作为国事访问的一项固定安排。在他看来,习近平出访其他国家,尽量拜谒烈士墓或烈士纪念碑,这是对到访国历史的一种尊重,有助于加深两国的感情。

  鲁培新说,我国自1980年起,视外宾意愿安排其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对方提出来,我们就安排,对方不提,我们也不会主动安排。”在鲁培新的印象中,有外国领导人特意提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包括俄罗斯、伊拉克、越南、古巴、秘鲁等国领导人都曾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过花圈。

  前礼宾司领导成员吴德广曾撰文指出,向纪念碑献花圈或谒陵墓,表示对被访问国人民斗争历史的新生和对该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的敬意。实际上,也是对被访问国人民的友好表示。  (邹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