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公交出行变迁感受城市发展从“六根棍”马车到18米长BRT

30.06.2015  11:29

行驶在街道上的“六根棍”。图/乌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逯风暴 通讯员董承梅报道)上世纪初,当时所谓的公交车是一种维吾尔语叫做哈迪克的“六根棍”马车,没人能够想到,这居然就是乌鲁木齐最早的“公交车”。经历了60多年的风雨,如今,乌鲁木齐早就告别了靠马车载人的时代,150多条公交线路组成了这座城市的交通血管,街头上既行驶着普通的公交车,也有豪华的环线快客和18米长的BRT公交车。公交车变迁的身影,折射出乌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

      1939年 最早公交车亮相

    上世纪20年代的乌鲁木齐,大街上几乎见不到汽车,更别说公交车了。不过,一种叫做哈迪克的马车承担了拉载市民的任务,人们一般叫它“六根棍”,之所以叫六根棍,因为它的车板是由横竖六根半粗圆木制成,长约2米、宽约1.5米,上面铺上羊毛毯,有一匹马拉的、也有两匹马拉的,每车可坐七八个人。

    当时的“六根棍”招手就停,大家出门基本上都坐它,整个乌市当时有100多辆。车夫们每天在二道桥、山西巷子、南门、十字街(大十字)、小十字这些热闹的地方揽活。

    “后来,就不让‘六根棍’进城了,只能在乌拉泊那种城市外围的地方拉人。”今年75岁的单世华对儿时的马车还记忆犹新。

    1939年夏天,乌市曾开通了两条公交运行线路。一条是从老北门(今北门花园以东)至新疆学院(今新疆大学),沿途设立四个站点,分别为南门、山西巷子、二道桥、南梁;另一条线路是从老东门(今前进路东端)至大西门(今中山路新中剧院门前),沿途设立三个站点:鼓楼站(今前进路与建国路交叉的十字路口)、观音阁(今建国路与东风路交叉十字路口一带)、东大街(今天山百货大楼门前)。

    那时的公交车全是从前苏联引进的老式客车,由于车辆老旧、故障频繁,经常在路上抛锚,再加上汽油、汽车配件缺乏,这两条公交线路在艰难地运营了一年多后,于1940年秋停止经营。这一年,单世华出生。

    到了1946年10月,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又尝试着在市区开设公交线路。这次只开了一条线路,从建新门(今北门花园一带)直达新疆学院,中途没有其他站点,所使用的车辆仍然是前苏联16座旧客车。

    但是,由于管理疏忽、道路质量差,开通不久,公交车窗的玻璃便出现多处破碎。因无处更换车窗玻璃,车内整日尘土飞扬,再加上票价昂贵,许多人不愿乘坐,该条线路最后“夭折”。

    时年6岁的单世华对这些公交车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更多的是听大人们讲述乘坐公交车的情景。

     1953年全疆第一家公共汽车企业应运而生

    到了1953年,乌鲁木齐市成立了全疆第一家公共汽车企业——新疆省迪化公共汽车站,汽车站拥有两条线路、8辆公交车和43名员工,这也是现在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公司的前身。最早开通的是1路和2路公交车,线路主要围绕市中心运营,途经友好路和新华路。

    当年的迪化公共汽车站(后来改为交通局公共汽车队)共有3个分队、30多辆车,大部分车辆是自治区客运公司淘汰的半报废车,车厢只有1米多高,站着的乘客只能弓着身子。坐上一路的结果是腰酸背痛,加上车跑得慢,人们把它叫做“乌龟车”。

    1960年,单世华调到汽车队工作,从此开始了与公交车相伴的岁月。单世华还记得,那年只有60辆公交车。

    1965年,交通局公共汽车队正式改名为乌鲁木齐公共汽车公司,当时有公交线路15条,汽车118辆,100余名驾驶员,那时公共汽车公司已经配上了国产的“解放牌”汽车。单世华成了一名技术员,每天跟着师傅维修车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通道”填补新疆制造公交车的空白

    除了解放车,来自北京、上海,甚至扬州的客车陆续加入公交线路。北京车以红色为主,后期还出现了橙色的,而上海车则是蓝白相间。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北京出现了大容量的铰接式公交车,乌鲁木齐公共汽车公司决定自己制造一台铰接式公交车。发动机是从其他车上拆卸下来的,车厢是工人们自己锻造出来的,最终,在大修厂的车间里,被称为“大通道”的铰接式公交车横空出世,这也填补了新疆制造公交车的空白。

    当时的“大通道”有14米长,最多的时候一趟能拉300多名乘客,成为公交主力。

    1972年,做技术员的单世华在周末时还会帮忙驾驶公交车,他驾驶2路车拉运乘客,不过没有机会驾驶自己公司打制的“大通道”。由于技术能力有限,故障较多,一两年后,自产的“大通道”逐渐退出运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汽车公司从北京、上海等地先后购置了159辆“大通道”。2路车扩大阵容,加入了一批“大通道”。单世华终于有机会驾驶这种长长的公交车。但是由于车上没有暖气,每到冬季,单世华和乘务员都要穿上皮大衣、毡筒子、戴上棉帽子御寒。

    “冬天车里特别冷,穿着棉靴都不行,有时候脚都快冻得没知觉了,只能趁公交车靠站时跺跺脚。”单世华说。

    到了1978年,乌鲁木齐有27条公交线路,公交车243辆。十年后,乌鲁木齐的公交线路也不过有38条,公交车523辆,十年来,公交事业几乎停滞不前,根本满足不了数十万市民的乘车需求。

    “当时公交车特别少,又买不起自行车,我上学都是走路。”单世华的儿子单新民说,以前回家要走上近3公里的路,边走边休息倒也坚持了下来。只有周末休息时,想要和朋友去逛逛了,才会去挤公交车。

      2012年至今“公交都市”让市民幸福感爆棚

    上世纪80年代,单新民开始驾驶公交车行驶在大街小巷。“我工作的时候公交车车况好多了。”他说。

    上世纪90年代,因为社会车辆增加,道路开始拥挤,为减轻交通压力,“大通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大通道”时代暂告结束,乌鲁木齐又陆续引进了许多新颖车型。1路引进了一批木制观光车,2路还引进过双层大巴,但由于不适应新疆的气候环境,没有长期运营。

    进入21世纪,乌鲁木齐公交事业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从2000年到2009年的近十年间,乌鲁木齐新增公交线路近百条。

    2011年,乌鲁木齐开通BRT1号线和3号线,开创公交运营新模式。已经退休的单世华特地乘坐3号线去看大女儿,走到车跟前,类似“大通道”的3号线公交车让他欣喜不已。“这比‘大通道’好多了,车况好又有空调,驾驶员再也不用担心受冻了。”他说。

    2012年,乌鲁木齐入选全国首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已形成轨道交通为骨干,大容量快速公交为支撑,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目前,乌市有150多条公交线路,运营车辆4233辆,线路总长度2692公里,几乎覆盖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单世华的孙女单悦已经出嫁了,有时候回娘家看望父亲和爷爷时,她会选择乘坐公交车,单世华所住的小区门前有10余条公交线路供她选择。“周末不想开车,路上车太多,还不如坐公交车回家方便呢。”单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