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名抗战老兵相聚乌鲁木齐

20.10.2014  10:57

  

  老兵陈光泽(左)和李明生交流。

          寻找抗战老兵

          迄今,“新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已在全疆找到37 位抗战老兵,其中年龄最大的98岁,最小的85岁。已有3位去世。志愿者团队将给予困难老兵经济上帮助,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兵,请拨打:13579990002,联系人丁德保。

  新疆网讯(记者马少宾摄影报道)“祝福大家,好好活着!”94岁的抗战老兵李国说完,端起饮料。顿时,同座的7位抗战老兵都用颤巍巍的手举起了杯中的饮料。

  这是生活在乌鲁木齐的8位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第一次相聚。

  尽管“新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们准备了一个多月,但这次以“中国远征军老兵联谊会”名义的相聚,还是没能把原定在乌的11人凑齐。

  96岁的江硕鹏临时有事,86岁的卓华则是感冒没能来;而92岁的远征军老兵况金顺在女儿的搀扶下出了门,没想到半路上头晕,只得返回。他让女儿代自己来参加联谊。

  到场的8位抗战老兵,其中6人参加过远征军:90岁的杨恩荣、92岁的骆有祥、86岁的杨志毅、92岁的杨忠英、94岁的李国、95岁的李明生。剩下两位是85岁的沈开科和88岁的陈光泽。

  老兵们在亲属的搀扶下,来到阿勒泰路一家酒店,身上披着“抗日英雄 民族脊梁”的红色绶带,戴着志愿者团队发的奖章。

  对于“抗日英雄”的称谓,陈光泽坦言“不好意思”。那枚奖章,他一直“不敢挂”,看到其他老人都戴在胸前,才拿出来戴上。

  因为军统出身,陈光泽一直以来都谨言慎行,在小女儿陈丽娅看来,除了抗战,父亲对很多话题讳莫如深。

  李明生在志愿者介绍其抗战事迹时一度哽咽,此后即兴唱了首《大刀进行曲》。其他老兵都激动地跟着他唱。

  李国听力不好,与坐在身旁的湖南老乡骆有祥交流,得让儿子帮助“翻译”。他大声唱起《游击队队歌》来,歌词记得不全,没唱几句,就已泣不成声。

  比他小2岁的骆有祥,则是耳聪目明,至今看报纸都不用戴老花镜,被其老伴赞为命大。

  参加过远征军的6位抗战老兵都是汽车兵,杨忠英后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创下了安全行驶50万公里的记录,1959年被评为兵团一级劳动模范,参加了1959年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

  抗战老兵杨恩荣是《现代快报》登载的金陵大学“36勇士”之一,在新疆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任上退休,目前不仅身体硬朗,还是微博、微信达人。

  3年前,新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在全疆寻访抗战老兵,至今,已找到37位抗战老兵,其中3位已去世。去年7月,民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将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社会保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