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二团走访、调研、谋划产业发展新出路

08.03.2015  16:00

  连日来,十师一八二团在全团范围内广泛开展围绕如何加快传统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提高整体水平,推动产业工作,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和职工持续增收,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促进团场综合发展为主题的大走访、深调研、广讨论活动,旨在共同探讨和交流当今团场产业发展新模式、新途径、新出路。

  这些年,各团场下大力气发展产业,重点都放在了工业、矿业等高附加值领域,但该领域资源、技术、设备、人才等都不是每个团场所具备的,这毕竟是团场的短腿,弱项,大都完全忽视了自己的优势产业——农业种植。一八二团干部职工不仅有种植技术,而且还有长期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一八四团依托传统种植业,招商引资,建立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种植,规避市场风险,并以诚信职工队伍为基础,赢得了各大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信任,使其规模种植辣椒、玉米制种、棉花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逐步形成,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和磨合,建立了一整套有效机制、措施和管理办法,实践证明“传统产业大有可为”。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各小组成员都结合十师各团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地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做了科学的分析和详细说明,使干部职工对发展传统产业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183团推行土地流转,解放富裕劳动力,鼓励职工外出创业,实现了职工务工创收与大田规模种植双盈利,同时依托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延长玉米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发展;187团强化引导激励,推动土地流转,围绕城郊发展蔬菜产业,带动土地流转,加快了劳动力转移,转变了职工观念,增加了综合收入,探索出了连队改革新途径;184团紧紧围绕打造“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企业增盈”三增利益联接格局目标,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产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催生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团实际的传统优势产业化道路,这都验证了,产业化发展要结合团场实际,因地制宜,就能取得好的效益。

  人人讲诚信,人人守承诺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团场、法治团场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教育职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团场凝聚力的基础,更是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保障,讨论中,干部职工对开展以诚信为本、诚实劳动、诚信从业、诚心待人、以诚育人、提高诚信度为主要内容的“诚信职工、诚信团场、诚信借贷”等宣传教育和评选活动高度认可,团也将制定出诚信职工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编制职工诚信证书,实施贫困诚信职工扶贫帮困计划,并将诚信度与银行小额贷款相结合、与职工承包土地政策相结合、与扶贫帮困相结合、与子女入托、入伍、就业相结合、与金秋助学相结合、与职工荣誉相结合,全面提升了职工诚信意识,同时按照不同诚信职工等级提供相应的贷款贴息、订单种植补贴、子女减免入托费用等等优惠政策,充分体现出职工优于非职工,诚信职工优于非诚信职工,身份地优于经营地,订单内种植优于非订单外种植的优越性,同时以典型示范开展诚信教育,带动诚信建设,以创新融资模式,塑造诚信文明。诚信是职责、诚信是形象、诚信是效益已成为当前一八二团干部职工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

  要建立一个以“龙头企业、基地、团场、职工”构建和谐利益连接体为纽带的、适合今后师市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产业龙头企业为纽带的“产业扶贫模式”;以“团场为企业服务、金融为企业服务、团场为职工服务、企业为职工服务、金融为职工服务”为纽带的“产业服务模式”以及为之基础的“诚信团队模式”,根本在于守信、互信,通过开展走访、调研、讨论,一八二团干部职工从思想认识上明确了围绕传统产业做文章、惠民生,不能或缺团场主导、敢当敢为,诚信是根本,利益联结是原则,适度规模和防范风险等重要条件,必须在传统产业大有可为、在谋划、探索产业模式上统一认识,在体制创新改革上,处理好利益联结、利益联结主体之间的关系、企业、团场、职工、金融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团场主体与培育新型主体间的关系,在推进改革进程中,牢牢把握好原则,做好顶层设计,坚决消除为调整结构而调整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心为产业发展调整结构的正确思路,坚持走横向联合发展道路,使传统优势产业能够发挥最大潜能,最大效益,在企业、团场、职工、金融之间建立起互信体系,恪守职责和诚信,产业发展才能保持持续、稳定、健康态势,才能有更大、更好的前景。

  十师一八二团虽然经过了大幅度结构调整,建立了大农业基地,但仍然存在着产业发展、产业扶贫、产业服务等机制、措施、办法上的欠缺和不足,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经营模式,缺乏诚信职工队伍建设做支撑,金融机构做保证,职工各自为政、随意种植、跟风种植较为普遍,造成作物重茬、病害严重,土地产出率逐年下降。这主要是缺乏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缺乏统一的农资采购办、农业生产指导员、农机作业管理处和农作物统销机构,还没有完全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服务体系,大的方面来说,缺乏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过多介入,缺乏诚信队伍的建设,小的方面来说,缺乏能人、带头人,更缺乏具有一定实力的专业合作社,能将企业、基地、职工、金融牢牢地套在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合作、共担风险。

  “看到了自身不足,找到了发展出路,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连队职工邹金波表达出了职工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