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之始。至今这一倡议不断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期专题带您全面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意义、现实发展及挑战。
什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一个“经济带”概念,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集中协调发展的思路。
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本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基础。
当前中国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几个重要原因
1.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
2.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
3.可以推进区域之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互联互通,有利于推进区域合作水平。
4.有利于消化中国严重过剩的各种产能。
5.有利于构筑以开放促中国西部大开发,促中国东部再改革的新的倒逼格局。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初步思路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有三条路线,即在空间走向上初步形成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目前,针对三条主线展开的经济带规划方案亦在制定中。国内区域范围目前包括西北五省、重庆、四川、内蒙古和新疆建设兵团,还将扩展到其他省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五大支柱”与具体措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逐步启动:第一,加强政策沟通。第二,加强道路联通。第三,加强贸易畅通。第四,加强货币流通。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其中道路联通是基础,贸易畅通是本质内容。
与五大支柱相对应的五大具体措包括: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破地区经济发展瓶颈;推进金融领域合作;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粮食合作机制。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区域合作模式上的不同
“丝绸之路经济带”属于跨国经济带,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传统的区域合作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区域合作是通过建立互惠的贸易和投资安排,确立统一的关税政策,然后建立超国家的机构来实现深入的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设立高端目标,近期主要是贸易、交通、投资领域的合作,未来不会设定关税同盟。“经济带”不是“紧密型一体化合作组织”,不会打破现有的区域制度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务实灵活的经济合作安排。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我国将在“新丝绸之路”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将会引进产业、聚集人口,这将使西部地区更快发展,并为我国中西部省区的机电产品、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等货物向西出口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着眼点并不仅仅是中亚,而是更大的棋局。“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最大价值在于什么?不是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不是来自中亚的油气资源供给,而是应对阿拉伯世界动荡趋势下,贸易路线转移的压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国西部的最新进展
2013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举行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上,有西北5省、西南4省市以及东部5省参加。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市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东部五省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这五省主要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
目前西部各相关省份正在加紧布局,陕西、新疆、甘肃、宁夏等西部省份正已开始着手研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